Logo
close menu
学校概况
学院介绍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校史
院史
党群工作
党员之家
工会活动
教学科研
教育与培训
对外汉语师资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新闻速递
交流合作
校友新闻
合作交流
下载专区
日常行政
党务文件
本科文档
研究生文档
科研文档
人事文档
中文/cn
English
 
 
关于申报2013年度第二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通知
时间:  2013-10-14
来源:  国际学院
各位老师: 为了进一步加强通识核心课程建设,根据《浙江工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实施意见》(浙工大教[2013]16号)要求,学校决定启动2013年度第二批通识核心课程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符合通识教育理念; (二)申报课程可以是现有的建设基础比较好的文化素质课程、全校性选修课程,也可以是按照通识核心课程要求开设的新课程; (三)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含)以上职称,对通识教育的理念有一定的认识,且教学效果好;课程必须有不少于3人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须具有副高(含)以上职称,并具备每学期为两个以上平行班开课的教学条件。 (四)鼓励校内教师利用校外教育资源,与校外专家组成教学团队建设我校缺乏的通识类课程;鼓励各院打破学院或学科界限,开设有特色的通识课程; (五)课程必须有完善的教学大纲,可以采用正式教材或自编讲义; (六)教学重点不在于知识的细节,而是关注探究知识背后的价值观、方法论以及精神境界。 二、模块设置 人文情怀:课程主要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学科领域,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人文科学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方法、以历史的眼光认识事物,了解哲学分析的方法,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大学生。 科学素养:课程主要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以及化工、机械、建筑、信息、电子等诸多工程技术领域,使学生了解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方法,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学会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问题。   社会责任:课程主要涵盖政治、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领域,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方法,加强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公共事务参与意识,增强其社会使命感和公民责任感,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  国际视野:课程主要涵盖外国文化、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等学科领域,旨在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站在全球或更广阔的角度上观察世界文明的发展,深入了解人类文明多元发展、冲突、整合及其在当代的意义,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理解力,提高其国际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国际从业竞争力。 申报课程须从上述模块中选择课程方向进行申报。 三、教学要求 通识核心课程的设置对于我校加强通识教育、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有重要意义。其教学重点,在于启发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批判性地思维,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其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可采用通识教育专题讲座或课堂教学等形式,应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和要求: 1.通识核心课程应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或学术大家主讲。 2.课程内容不在于讲授知识细节,重在探究知识背后的价值观、方法论以及精神境界。 3.避免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4.课堂教学要求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可配备助教。教学环节应包括课堂讲授、课外阅读和练习以及课堂讨论等多个部分。应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目录,并对学生提出必要的课外阅读量和练习量的要求。还应通过课堂讨论、撰写报告或小论文等办法,检测学生学习质量。  5.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期末考试占总成绩比例不超过50%。  6.鼓励使用自编教材或讲义,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四、 申报程序与额度 1、符合申报条件者,由课程负责人填写《浙江工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申报表》(见附件1),向学院提出申请。 2、各学院择优推荐,并就申请人水平、单位保障措施等签署意见,统一报教务处。 3、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采用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要求课程负责人参加答辩。 4、报主管领导审批,发文立项。 每个学院申报额度为2-3门。 五、建设年限、经费及管理 通识核心的课程的建设周期为二年。每门立项的通识核心课程,学校予以经费支持,经费分三期拨款。学校每年将对立项的课程进行中期检查,不合格者停止经费资助,经整改一学期后复查仍不合格者,取消其课程立项。二年建设期满后,学校统一组织验收。 课程验收通过后,教学工作量享受1.2倍工作量系数待遇3年。原则上,要求确保至少40%的该门课程教学工作量增量部分的教学酬金作为课程的再建设经费,其余部分由课程负责人根据各教师对课程建设贡献程度的大小给予分配。 在学院业绩考核中,通识核心课程等同于校级精品课程。 六、材料要求 请需要申报的各位教职工于2013年10月23日前将《通识核心课程申报汇总表》(见附件2)1份、《浙江工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申报表》书面材料一式七份和上述材料电子版一交给谭郁老师(电话:85290783,Email:camp@zjut.edu.cn)。   附件:浙江工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申报表   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二日
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版权所有©2012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