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lose menu
学校概况
学院介绍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校史
院史
党群工作
党员之家
工会活动
教学科研
教育与培训
对外汉语师资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新闻速递
交流合作
校友新闻
合作交流
下载专区
日常行政
党务文件
本科文档
研究生文档
科研文档
人事文档
中文/cn
English
 
 
新闻速递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新闻速递
新闻速递
31
2017.10
学校召开“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培养工作交流会
为落实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为沿线国家专项培养人才,教育部专门设立了“丝绸之路”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2017/2018学年,我校申报的“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项目”成功获批,我校成为国家首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高校,目前共招收18名本科留学生,分别来自印度尼西亚、尼泊尔、泰国、孟加拉、也门等11个国家,就读于我校201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国商务)专业。 ? ? 10月25日,学校召开“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培养工作交流会,国际学院相关负责人向本项目全体留学生介绍学校“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办法,学校将采取项目化管理的办法,派专人担任项目班主任。留学生们在本科专业学习的同时,学校将从提高汉语能力水平,提高实践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为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贸易合作培养优秀人才。 ? ? 与会的留学生们纷纷表示要珍惜奖学金带来的学习机会,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
21
2017.10
我校举行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合作办学土木工程项目 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
9月21日上午,我校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合作办学项目--土木工程本科专业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屏峰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联邦大学科技学院院长马克×森德曼(Mark Sandeman)教授一行,该项目2017级新生,我校有关职能部门,建工学院、国际学院负责人等参加了典礼。副校长华尔天在典礼结束后会见了联邦大学代表团一行   典礼在庄严的中澳两国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国际学院负责人在典礼上致辞,向远道而来的嘉宾们表示欢迎,请大家共同庆祝和见证浙江工业大学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新的开始。他衷心希望同学们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勇于探索,同时也期待同学们成为传递中澳友谊的使者。 澳大利亚联邦大学科技学院院长马克×森德曼(Mark Sandeman)教授致辞,对新生提出殷切期望。最后,新生代表在典礼上发言。   澳大利亚联邦大学是一所政府公立大学,2010至2016年连续七年被澳大利亚“优秀大学指南”评为“教学质量优秀五星级”大学,是维多利亚州唯一同时提供高等教育、职业技术培训项目以及重大科研机会的地区性公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居于维多利亚州高校第一位。该项目学生毕业时若符合两校毕业要求和学位授予要求的,可同时获得浙江工业大学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学士学位。
21
2017.10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邓天立教授来我校做报告
10月14日下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邓天笠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 “Big Data Systems and Data Science”的报告。 报告中,邓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大数据发展的时代趋势,向大家分享了大数据和数据科学方面的知识和前景。在场的同学还就个人的兴趣和疑惑与邓教授进行了交流探讨。随后,同行的Christian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申请美国大学研究生的要求,和需要在本科做好的学业、语言和个人能力准备,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邓天立(Ted Teng):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曾担任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技术和社会系系主任和联合主席,在信息系统、大数据、数据库、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
18
2017.10
韩国牧园大学汉语进修生项目2017年新学期开学会
10名来自牧园大学的汉语进修生参加了在新教楼808举行的 “浙江工业大学 牧园大学 2017年新学期开学会”。   我中心老师出席典礼,就应注意的学习、生活各类事项作出说明。   期盼2017级新生能够在浙江工业大学读过愉快的学习生活时光。
09
2017.10
2017级孔子学院奖学金生入学教育
9月30日,国际学院开展2017级孔子学院奖学金生入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蔡彬彬老师对新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工大校史,校园文化等。来华留学生招生办公室周文华老师,张洁琴老师们介绍了我校来华留学生招生情况。奖学金生管理老师方雨露针对孔子学院奖学金相关事宜做了详细解答。
21
2017.06
浙江工业大学组织孔子学院奖学金生赴安昌古镇开展文化感知活动
2017年5月23日下午,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组织孔子学院奖学金生赴浙江省绍兴市安昌古镇开展文化感知活动。安昌古镇是浙江有名的古镇,是桥的故乡,是绍兴师爷的故里,有着浓郁的江南水乡的文化气息。走进老绍兴人的生活,湿漉漉的阴天,空气里散发着古镇有名的黄酒,腊鸭,腊肠味。一行人走进这座古朴典雅的小镇,沉浸在浓浓的水乡风情之中。 第一站来到城隍殿。殿内主要是纪念一些与安昌有关的历史人物。恰逢祭祀活动,殿内热闹非凡,年迈的婆婆热情地把祭祀完的米糕一块块分发到同学手中,供大家品尝。 离开城隍殿,在其对面有一座古戏台,依河而建,每逢重大节日,社戏台就会上演社戏、越剧、莲花落等表演。同学们笑称道,这跟我们自己国家的舞台太不一样了。 继续西行,漫步在长达1747米的老街上,大家对一路上造型各异的桥充满好奇,纷纷驻足留影。这些桥“拱,梁,亭”各式,千姿百态,“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绍兴是桥的故乡,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 “吱呀”作响的乌篷船从湿润的雾岚中摇出来,荡开小河的涟漪,在古朴的石板桥下悠然地穿梭,船夫用古朴的绍兴方言向岸边行人打招呼,同学们纷纷模仿着回应道,诺好(你好)。许多同学向随行老师问道,为什么跟普通话很不一样呢。 人说天下师爷出绍兴,绍兴师爷多出自安昌。师爷,明清两朝官员们私聘的谋士,大都是品学不错但科举考试名落孙山的人士的谋生之道。有专们协助处理税务的,代写文书的,也有军事参谋,受到尊敬。师爷馆原是清代著名师爷娄心田的故居,改建成了一个博物馆。 一路上,同学们参观了城隍庙、石雕馆、师爷馆,品尝了香肠、扯白糖,梅干菜等绍兴传统美食,坐了乌篷船,最后来到著名的仁昌酱园,这里也是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基地。在仁昌酱园里,2000余只七石缸露天整齐排列。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留学生们参观了酱菜的制作工艺,感受不一样的民俗风味。漫步石道,穿过小桥,看白墙黛瓦木屋,看河边洗衣闲聊的老人,闻空气中传来的现做小米糕,悠悠荡荡,如此闲适。此次活动,让奖学金生们深切感受到了独具特色的江南小镇风情,体会到了中国古朴民居、自然山水、传统技艺的醉人魅力,不仅丰富了留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加深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26
2017.05
国际学院召开中心组学习会专题讨论“课程思政”的理念与探索
     5月23日,国际学院党总支召开本学期第三次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上海市“课程思政”的理念与探索,深入探讨当前形势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院党总支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教师代表、辅导员参加会议。    党总支负责人首先介绍了上海高校“课程思政”的改革思路及典型案例。学习讨论过程中,“课程思政”的思路以及很多高校的经典做法让老师们深受感动和鼓舞。与会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和自身感受,畅谈了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并就实施思路及做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上海市在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改革,推动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质课和专业课“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着力实现全课程育人,这是贯彻和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尝试和有益探索。当前的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包括启明学生的心智,科学精神、人文素养、逻辑判断能力的培养,乃至对民族和世界的正确认知和理解。要切实做好高校思政工作,不仅要着眼于传统思政课程建设,还要建立大思政、广义思政的理念。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是重要抓手,要充分发挥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会议还提出了研究生导师“导师思政”、专业课程“思政笔记”等一些新的做法作为“课程思政”的补充;在广义思政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家一致认为对留学生群体也要加强思政教育,引导留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现状,遵守中国法律,尊重中国习俗,增进中国学生和留学生的交流,提升留学生对工大、杭州和中国的融入感和认同感。    会后,学院党总支对学院各部门、学科、支部部署了明确的任务,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习和研究,同步推进、全面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水平。
26
2017.05
国际学院举办第五届国际文化节
     5月23日,国际学院党总支召开本学期第三次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上海市“课程思政”的理念与探索,深入探讨当前形势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院党总支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教师代表、辅导员参加会议。    党总支负责人首先介绍了上海高校“课程思政”的改革思路及典型案例。学习讨论过程中,“课程思政”的思路以及很多高校的经典做法让老师们深受感动和鼓舞。与会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和自身感受,畅谈了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并就实施思路及做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上海市在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改革,推动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质课和专业课“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着力实现全课程育人,这是贯彻和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尝试和有益探索。当前的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包括启明学生的心智,科学精神、人文素养、逻辑判断能力的培养,乃至对民族和世界的正确认知和理解。要切实做好高校思政工作,不仅要着眼于传统思政课程建设,还要建立大思政、广义思政的理念。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是重要抓手,要充分发挥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会议还提出了研究生导师“导师思政”、专业课程“思政笔记”等一些新的做法作为“课程思政”的补充;在广义思政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家一致认为对留学生群体也要加强思政教育,引导留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现状,遵守中国法律,尊重中国习俗,增进中国学生和留学生的交流,提升留学生对工大、杭州和中国的融入感和认同感。    会后,学院党总支对学院各部门、学科、支部部署了明确的任务,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习和研究,同步推进、全面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水平。
10
2017.05
我校招生老师访问蒙古国乌兰巴托市进行招生宣传
4月23日,我校来华留学生招生办公室的张洁琴老师启程出发前往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在为期7天的招生宣传里,参加了一场当地高等教育展,向前来参展咨询的毕业生就留学工大问题做了说明。累计面向10所高中的部分毕业班学生开展了8场留学工大招生说明会,有效地与当地高中取得了联系,并就奖学金、留学工大等事宜做了沟通。 24日中午抵达乌兰巴托,下午参加了当地的高等教育展   25日走访了当地第57号高中和Olonlog高中进行留学宣讲会并洽谈合作   26日走访了当地第93号高中和Elite国际高中进行留学宣讲会并洽谈合作 27日走访了当地第2号、第5号、第23号、第24号高中进行留学宣讲会并洽谈合作 28日走访了当地第50号高中和Hobby高中进行留学宣讲会并洽谈合作
21
2017.04
教职工党员参观G20会场
  教职工党员参观G20会场 4月11日和4月18日,国际学院先后分2批组织教职工党员参观了G20峰会主会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国际博览中心在萧山区钱江世纪城(奔竞大道353号),从空中看,它和钱江新城的杭州大剧院、大金球组成的“日月同辉”在同一条中轴线上。   G20峰会主要空间包括迎宾区、会议区、午宴区,空中花园,也就是2016年9月25日起对外开放的四个区域。      迎宾区:中国传统院落式的空间结构   国际博览中心的迎宾区布置在二层,有7400平方米。G20会议时各国领导人经过红地毯进入1440平方米的迎宾大厅,之后是高15.6米、面积990平方米的接见大厅。习主席就是在这里与各领导人握手、合影留念。   接见大厅里,能找到不少中国元素,比如四坡屋顶,两侧八根高大的立柱上装饰的窗棂图案。   从门口到迎宾大厅再到接见大厅,整个迎宾区是层层递进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院落式的空间结构体系。      会议区:天圆地方,四梁八柱  G20主会场位于国际博览中心的四层,峰会的开幕式和第一阶段会议在这里举行。会议室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为45米边长的方正空间,体现“天圆地方”的设计概念。  会议大厅使用了大量花窗和木雕,最惹眼的是中间的大圆桌,直径有30多米。会议区的墙面为江南镂空花窗设计,花窗背面进行了吸音功能处理。与花窗连接的,则是“中华二十景”的木雕。会议区处处充满了中国风的设计。   午宴区:星空苍穹  午宴区为直径60米的圆形房间,面积约2500平方米。穹顶正中为星空景象;中环引进自然光照亮室内空间;外环为五圈闭合叠加的水墨山水长卷,有吸音功能。各国领导人曾在五层午宴厅出席第四阶段会议暨工作午宴。    这个厅最巧妙的设计是二十四节气屏风和新风系统。厅里本来有12根柱子,装饰后的柱子加了两翼屏风,包上布艺,共24块,恰好用二十四节气图案装饰,看着很精巧,新风系统则包裹在柱子中,厅内铺设蓝色地毯,地摊上是金色图案,午宴厅给人的感觉是清新典雅时尚。 空中花园:  走出午宴厅就来到空中花园。空中花园利用1万多株各类苗木树木打造了各种景致,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生态环境最优的屋顶花园,微风吹过,凉风习习,放眼望去,满眼绿色,景色宜人。     据了解,整个G20峰会,在筹备中没有新建一个场馆,只对原有场馆进行必要的、经济的、美观的提升和改造;缺少的场馆及场地,能租则租;新建的道路,也全部是按照原有城市规划,加快推进。   接下来国际博览中心可承接各种会议。这里的设备都是顶尖的,61个会议室中,有3000平方米的大会议厅、1800平方米的宴会厅、13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其中大会议厅配备16路同声传译,能满足国际会议需求。     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很快就结束了,可教职工党员们仍然沉浸在热烈的分享、讨论中,意犹未尽。
21
2017.04
五个关于工大人在非洲的故事
五个故事,五位浙工大人,五位加纳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志愿者。     他们远渡重洋,抵达地球的另一边。     他们用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对非洲土地的向往,开始了一段在海外教学的荣耀之旅。     他们身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他们代表了中华人民的形象。     他们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 ------------------------------------------------1------------------------------------------------ 孙琪鹏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2015年9月赴任,现留任第二年。      “我前所未有的意识到自己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 。”       还记得来加纳的那天是2015年的9月9号。这是个极可爱的地方。生活很安静而祥和,空气清新,天是蓝的,海是蓝的。       这里多的还是淳朴的人民。夜市阿姨知道我爱吃鸡肉会主动给我加菜,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会因为倾盆大雨停下车捎我一程后折返,旅加的中国妈妈说着加纳保姆怎样呵护着她的孩子,以及每天在路上会收到许多的问候和笑容。 ------------------------------------------------2------------------------------------------------   王丽娜  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2016届毕业生,2016年2月赴任,现留任第二年。   “这份工作总能给我带来新的挑战和不一样的成就感。”      来加纳一年有余,再次来加纳,没有了第一年的惊慌失措,更多了些安心和踏实。      还有,汉语桥、春节活动、HSK考试、孔院日......都说每一个老师都是优秀的演员和演说家,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还真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汉语教学期间,我们也在不断精进自己的传统文化,唱歌、跳舞、武术、京剧等一个都不落下。 ------------------------------------------------3------------------------------------------------ 倪晶莹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届毕业生,2016年8月赴任,现留任第二年。      “母校‘厚德健行’的校训影响着每一位在外打拼的浙工大学子。”       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承担着传播中华文化的神圣使命,作为志愿者,我们任重而道远。这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而是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地球的那一端,连接我们的是我们的母校——浙江工业大学。   母校“厚德健行”的校训影响着每一位在外打拼的浙工大学子,在非洲加纳,我们深感荣幸能成为汉语教师志愿者,只有脚踏实地,方能仰望星空。 ------------------------------------------------4------------------------------------------------   夏雅芳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2015届毕业生,2015年8月赴任,2016年7月结束服务。     我赴任不久后赶上第14届世界大学生汉语桥比赛。    我们加纳大学孔子学院培养了加纳大学的四位参赛选手,从演讲到才艺展示,我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帮助学生修改演讲稿,第一次感觉责任重大。尤其当学生们在舞台上自信满满的演讲时,我强烈地感受到什么是荣誉感,什么是使命感。 ------------------------------------------------5------------------------------------------------ 刘丽丽  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对外汉语专业专职教师,2016年赴任。     “而只有在加纳真正生活过的人才能体会这里的别样风情。       每一个曾经来过这里的人,生命里都会多一抹永不消逝的非洲蓝,还有美丽的树,欢快的鸟,乐观、友好的加纳人。而除此之外,将成为我回忆中重要部分的一定是加纳的水果。 ====================================END====================================     这是个人的选择,也是因为工大的老师们怀有一颗炽热的心。这是一个人的经历,也是大家共同的故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跨国界的关心,还是跨文化的深情的交流。      不自己去亲身经历一次,又怎么知道那些道听途说来的是否真实。就如工大这些满怀热情的老师一样,志愿参与到其中,体会着细节中那些感人的点点滴滴。      亦如你们从他们的介绍中感受到的那样,老师们热爱这个事业,热爱教育,更沉醉于国际教育。这不仅仅是传播他们渊博的知识,其实也是老师们感受异国文化的经历。 加 / 纳 / 大 / 学 / 孔 / 子 / 学 / 院       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是浙江工业大学和加纳大学合作建立的加纳唯一一家孔子学院。孔院于2013年5月揭牌,2014年4月正式开始运行。孔院致力于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助力中加友好发展。      孔子学院( 英文:Confucius Institute ),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的文化交流机构。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的宗旨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是浙江工业大学承办的第二所孔子学院(第一所为2007年学校与美国瓦尔普莱索大学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合作共建的孔子学院),于2013年5月正式揭牌行。浙江工业大学同加纳大学的合作始于2009年,两校自2010年正式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以来,在汉语教师交流、中文专业学生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为两校共建孔子学院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2012年12月,经中国国家汉办批准,两校正式开始筹办加纳大学孔子学院。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以来,一直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与文化体验活动,积极推广汉语与中国文化,力争建设成为加纳传播中国文化的中心。
14
2017.04
比利时鲁汶工程大学游学团组访问我校
游学团爬云栖竹径     3月30日-4月7日,一年一度来自比利时鲁汶工程大学电子系和生化系的78位师生来我校进行交流访问。在与我校中国学生交流汉语和专业知识之余,访问团还游览了杭州的名胜古迹,包括南宋御街、河坊街,龙井御茶园,云栖竹径,雷峰塔,西湖,灵隐寺等等,在游览美景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并且对杭州这个历史名城和浙江工业大学这个历史名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访问团在龙井合照  志愿者与比利时同学合影 游学团欢迎晚会 访问团合照于灵隐 西湖湖畔
13
2017.04
我校彭博士发明全自动电饭煲
电饭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种小家电,近年来,日本小家电尤其是电饭煲慢慢成为国人抢购的热销商品。我校的彭伟教授在国人到日本疯狂扫货电饭煲的时候,出于便捷生活、便于操作的目的,完成了一项从零到一的发明创造——无人炊·饭宝。这是一项承载着41项专利的发明,是对传统电饭煲的革命性颠覆。 评价 在3月9日举行的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家电展上,首次亮相便收获无数好评。令人惊喜的是,著名的日本“煮饭仙人”村嶋孟先生来到了无人炊的展台,品尝了由饭宝现场蒸出来的米饭,并给出了高度评价。 无人炊的诞生 想法的来源 彭伟教授对日本电饭煲的操作体验并不满意,他发现米在水里浸泡时间太长会影响口感,保温时间太长也会影响口感。这样就自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水和米能够在最合适的时刻自动放入内胆做饭就好了! 2006年,彭伟教授在美国交流时接触到了免洗米,又从留日归来的朋友口中听说日本已经有了“精米机”,两种产品都免去了做饭中淘米这一环节。 想法到创意 事实上,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老百姓早已习惯了用“免淘米”做饭。这一结果启发了他:清洁大米并非必须用水淘洗。抛弃用水淘米的固有思维后,一个自动进米进水的电饭煲创意便水到渠成。
13
2017.04
五个关于工大人在非洲的故事
文章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团委     五个故事,五位浙工大人,五位加纳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志愿者。     他们远渡重洋,抵达地球的另一边。     他们用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对非洲土地的向往,开始了一段在海外教学的荣耀之旅。     他们身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他们代表了中华人民的形象。     他们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 ------------------------------------------------1------------------------------------------------       孙琪鹏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2015年9月赴任,现留任第二年。      “我前所未有的意识到自己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 。”       还记得来加纳的那天是2015年的9月9号。这是个极可爱的地方。生活很安静而祥和,空气清新,天是蓝的,海是蓝的。       这里多的还是淳朴的人民。夜市阿姨知道我爱吃鸡肉会主动给我加菜,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会因为倾盆大雨停下车捎我一程后折返,旅加的中国妈妈说着加纳保姆怎样呵护着她的孩子,以及每天在路上会收到许多的问候和笑容。 ------------------------------------------------2------------------------------------------------     王丽娜  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2016届毕业生,2016年2月赴任,现留任第二年。   “这份工作总能给我带来新的挑战和不一样的成就感。”      来加纳一年有余,再次来加纳,没有了第一年的惊慌失措,更多了些安心和踏实。      还有,汉语桥、春节活动、HSK考试、孔院日......都说每一个老师都是优秀的演员和演说家,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还真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汉语教学期间,我们也在不断精进自己的传统文化,唱歌、跳舞、武术、京剧等一个都不落下。 ------------------------------------------------3------------------------------------------------     倪晶莹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届毕业生,2016年8月赴任,现留任第二年。      “母校‘厚德健行’的校训影响着每一位在外打拼的浙工大学子。”       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承担着传播中华文化的神圣使命,作为志愿者,我们任重而道远。这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而是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地球的那一端,连接我们的是我们的母校——浙江工业大学。   母校“厚德健行”的校训影响着每一位在外打拼的浙工大学子,在非洲加纳,我们深感荣幸能成为汉语教师志愿者,只有脚踏实地,方能仰望星空。 ------------------------------------------------4------------------------------------------------     夏雅芳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2015届毕业生,2015年8月赴任,2016年7月结束服务。     我赴任不久后赶上第14届世界大学生汉语桥比赛。    我们加纳大学孔子学院培养了加纳大学的四位参赛选手,从演讲到才艺展示,我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帮助学生修改演讲稿,第一次感觉责任重大。尤其当学生们在舞台上自信满满的演讲时,我强烈地感受到什么是荣誉感,什么是使命感。 ------------------------------------------------5------------------------------------------------     刘丽丽  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对外汉语专业专职教师,2016年赴任。     “而只有在加纳真正生活过的人才能体会这里的别样风情。       每一个曾经来过这里的人,生命里都会多一抹永不消逝的非洲蓝,还有美丽的树,欢快的鸟,乐观、友好的加纳人。而除此之外,将成为我回忆中重要部分的一定是加纳的水果。 ====================================END====================================       这是个人的选择,也是因为工大的老师们怀有一颗炽热的心。这是一个人的经历,也是大家共同的故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跨国界的关心,还是跨文化的深情的交流。      不自己去亲身经历一次,又怎么知道那些道听途说来的是否真实。就如工大这些满怀热情的老师一样,志愿参与到其中,体会着细节中那些感人的点点滴滴。      亦如你们从他们的介绍中感受到的那样,老师们热爱这个事业,热爱教育,更沉醉于国际教育。这不仅仅是传播他们渊博的知识,其实也是老师们感受异国文化的经历。 加 / 纳 / 大 / 学 / 孔 / 子 / 学 / 院       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是浙江工业大学和加纳大学合作建立的加纳唯一一家孔子学院。孔院于2013年5月揭牌,2014年4月正式开始运行。孔院致力于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助力中加友好发展。      孔子学院( 英文:Confucius Institute ),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的文化交流机构。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的宗旨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是浙江工业大学承办的第二所孔子学院(第一所为2007年学校与美国瓦尔普莱索大学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合作共建的孔子学院),于2013年5月正式揭牌行。浙江工业大学同加纳大学的合作始于2009年,两校自2010年正式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以来,在汉语教师交流、中文专业学生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为两校共建孔子学院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2012年12月,经中国国家汉办批准,两校正式开始筹办加纳大学孔子学院。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以来,一直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与文化体验活动,积极推广汉语与中国文化,力争建设成为加纳传播中国文化的中心。
10
2017.04
早春工大
工大早春: 十里梅花香散处,三月芸薹花黄时   早春梅花闹。 或红装,或素衣。 或江畔,或路旁。 那一簇梅花跃立枝头,朵朵晶莹剔透,洋溢着生命的张力和春的喜悦。 还有那一枝独秀,静默垂目江畔。 三月的工大,春寒料峭,春雨淅沥了半月。 悄然间,梅花已跌下枝头, 袅袅沁入行人眸里,直抵生命的厚土, 化作春泥,染作红尘。   一桩花事了,香散有时,相聚有时。 早春三月,江畔有烟柳,吐绿绽芽,摇曳生姿; 道旁有玉兰,扶摇枝头,亭亭玉立。 不消两日,一阵轻风, 便教漫天飞絮蒙蒙乱扑行人面, 万瓣羽衣踉跄醉倒春风里; 一夜细雨,便收尽千样妆容。 油菜花感受到春风的亲吻,正悄然孕育着生命   这是青绿夹带嫩黄的童年 孩子误入不必烦忧的剧目 每逢春光烂漫 油菜盛开如海 远山如水墨画 近花浓墨重彩 如海潮漫过原野 涌上山麓 在暗淡的群山间 兀自灿烂 早春工大 十里梅花香散,三月芸薹花黄 (内容来源:印象工大)
24
2017.03
【开阔视野,实现梦想】瑞典布莱京厄理工大学3+2项目分享会
       3月11日上午10点,国际学院IVUP系列活动——瑞典布莱京厄理工大学3+2项目分享会在健B502举行。我院优秀校友2015届毕业生钦蒋承,返校为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他在瑞典期间有关学习、生活的经历与经验。我院2014级、2015级、2016级共40名同学参加了这次交流会,学工办主任杨早阳老师和辅导员朱丽娟老师也出席了本次活动。            首先,杨早阳老师对该办学项目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列举了该项目时间短、花费低等优点,并提出了学生需要满足成绩良好、扎实学习、善于团队合作等基本要求。            接着,钦蒋承学长介绍了在国外学习方面的相关事宜。作为当时班里唯一一个两年成功毕业的学霸,他基本每天都过着学校、寝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瑞典布莱京厄理工大学秉承着宽进严出的传统,繁重的课业、高要求的作业、大量的团队合作、严格的考试成了家常便饭,无时不刻地鞭策着自己投入时间学习,所以他说在瑞典的两年也基本没有时间到处旅游。钦学长告诉大家,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学校和导师侧重学生实际的研究能力,遇到问题需要自己去钻研化解,这也反映了布莱京厄理工大学治学的严谨。因此,他建议在座的学弟学妹能够在低年级扎实专业学习,注重实践能力,并强化自己的英语功底。            在生活方面,钦蒋承学长也将同学们关心的日常生活问题做了详细介绍。瑞典作为北欧国家,从9月份到第二年的6月份都是冬天,此间温度偏低,但室内有暖气供应。住宿方面,他强调学校并没有宿舍,需要学生提前在网上申请住宿;提醒大家注意保持卫生,因为在瑞典弄脏房东的房子,将面临巨额罚款。在饮食方面,钦学长告诉同学们可以在学校的食堂或者校外的餐馆就餐,当然自己烧饭做菜也是不错的选择。说到出行和旅游,可以选择自行车、公交车、火车或者租车,学校所在的城市没有飞机场,出远门的话基本以火车或者自驾为主,也比较方便。
24
2017.03
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留下派出所领导来校指导留学生工作 The Director of Liuxia Police Station came to ZJUT for Deep Cooperation
3月22日上午,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留下派出所沈建农所长、应德文警官一行2人来校对我校留学生工作进行交流和指导。 国际学院党总支书记方路平、留学生管理老师参加了交流会。会上,方路平书记对我校现有留学生规模、管理制度及管理队伍情况作了简要介绍,指出2017年是学校深入推动“国际化教育管理质量年”工作的关键之年,学校将进一步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务求留学生管理无死角。沈建农所长对我校留学生工作做出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对我校在留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 通过交流,我校与留下派出所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通过共建English Corner等活动,探索校外住宿警校联动机制等,共同为外国留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使留学生们在杭生活得更加安全、放心。 The director,Shen and the office,Ying from Liuxia Police Station, came to ZJUT on 22nd March for supervision and deep cooperation. The dean, Fang and teachers from International College attend this meeting. Our dean ga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duc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He addressed that 2017 is the important yea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Perfected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 management demand further efforts. ZJUT will endeavor to do better in students administration. The director, Shen, appreciates everything we did, while he also requires us to do better in the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Liuxia police station and ZJUT have agreed to further consolidate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y establishing English Corner, exploring the regulations of off-campus accommodation together. Therefore, we hope tha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ill be offered high-quality and efficient services in the future and living a safer, better life in Hangzhou.     ICSO 23/03/2017
21
2017.03
Youth from 50 Countries Visited the Dream Town
12月13日,200多名来自全省16所高校,50个国家的青年留学生来到杭州梦想小镇,参加主题为 “世界青年看中国梦-全球50国青年走进杭州梦想小镇”的活动。该活动旨在积极搭建平等互通、资源共享的国际交流平台,让每个人都拥有平等创业的机会。 On December 13th, more than 200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ho study in 16 universities, coming from 50 different countries came to Hangzhou Dream Town to participate the activity named “The Chinese Dream in Global Youths’ Eyes- Youth from 50 Countries Enter the Dream Town”. This activity aims to build up a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platform which can promote the equal interconnection and resources sharing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so that everyone has the opportunity to start up business.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招商局副局长李洁在会上发表致辞,她介绍了梦想小镇的运营情况及运营成果。梦想小镇计划通过三年努力,集聚互联网创业者10000名,创业项目2000个,基金及投资机构300家, 致力打造世界级的互联网创业高地。 Li Jie, the deputy director of the China Merchants Group of Hangzhou Future Sci-tch city (Zhejiang Overseas High-level Talents Innovation Park) delivered a speech in the conference. She made an introduction about the operation status quo and operation achievements of Dream Town. The Dream Town may attract 10000 internet entrepreneurs, 2000 start-up programs, 300 fund and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in the next three years. It will contribut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orld-level platform for internet entrepreneurship. 中国青年创新创业投资联盟副会长、海龟科技董事长傅智建说,海龟科技一直努力为全世界创业青年搭建国际创业孵化平台,带领中国青年走向国际化平台。目前,该公司已和美国YC孵化器、500startups孵化器、美国哈佛大学等建立合作。这些国际合作资源,也会向入驻园区的创业者开放共享。 Fu Zhijian, the deputy chaiman of the China Youth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Investment Union and the president of the Turtle Technology Company addressed that the Turtle Technology has always been making efforts to build up an incubator for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 youths, leading the Chinses youths to an international platform. At present, it has established coopration relationship with American YC Incubator, 500 startups Incubator, Haverd University and so on. All the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will be shared by the entrepreneurs who come to the Dream Town. 在论坛环节,来自各国的留学生代表就创新创业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作为国外留学生、创业者,更能吸引他们的是小镇给予创业者的诸多便利条件,如政策、市场、资源等。可利用的东西多了,创业成功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During forum session, the representativ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made a discussion ab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y said what attract them most are the preferences that the Dream Town offers, such as preferential policies, markets, resources, etc. More available resources, higher success rate for starting up business. 大会最后,浙工大国际学院党总支书记方路平总结发言。他表示“梦行浙江”活动已举办十年,世界各地的人来浙江求学,实际上是在这里寻求自己的梦想。 At the end of the conference, Fang Luping, the Party Secretary of ZJUT International College made a closing speech. He said this is the tenth year of “the Dream Trip in Zhejiang” activity and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students from worldwide coming to Zhejiang to get education. Actually, they are chasing their dreams.  大会结束后,留学生们还参观了梦想小镇创业大街。 When the conference came to an end,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visited the start-up boulevard in Dream Town.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们期待全球各地的创业者带着梦想,在这里振翅高飞! One world, one dream! We expect all the entrepreneu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an achieve their dreams in Hangzhou Dream Town.
21
2016.12
“梦行浙江”留学生才艺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
2016年12月12日晚,由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新闻办、浙江省外侨办、浙江广电集团共同举办的浙江省高校外国留学生第十届“梦行浙江”中华才艺展演在浙江工业大学举行。 原生态舞蹈《斗牛》、情景走秀《青花瓷》、京剧《梨花相送》、越剧《十八相送》……此次展演的节目可谓丰富多彩,留学生现场充分展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现场,穿着古装的外国留学生舞动着袖子,一举一动可谓惟妙惟肖。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开场歌舞《梦行十年》 宁波大学《唐风袖舞》 浙江工业大学《青花瓷》 22所高校的240余名留学生参加了本届“梦行浙江”中华才艺展演活动。参演留学生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等近60个国家,他们表演了歌舞、群口相声、戏剧等形式多样的精彩节目。节目围绕“梦行十年,不忘初心”的主题展开,重点表现了外国留学生在浙江的故事,对浙江的感情,充分展示中华才艺,回顾“梦行浙江”十年历程,用自己的方式庆祝“梦行浙江”活动十周年。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戏曲联唱》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斗牛》 浙江师范大学《婺狮者》 陈真此次带来的节目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舞狮表演,他此次担任的角色是狮子头,“因为我有点功夫,做动作很容易。”作为今晚展演的主持人,来自刚果的留学生罗特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展演,但这届规模和节目在他看来都比往届好,他对于中国文化也很感兴趣,“参加‘梦行浙江’不仅能够体会中国文化,还能够跟喜欢中国文化的同学,一起分享学习汉语的快乐。 浙江工商大学《古今运河情》 温州医科大学《李家四少》 浙江科技学院《映山红》 参加中华才艺展演,基于留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对中国文化的感悟与体会。在浙江已经6年的罗特就告诉记者,他曾经去过同学农村的家里感受中国的春节,跟他们一起贴对联、做年夜饭,非常有趣,“今年如果有机会肯定还会去。” “中国的春节是一个很开心的节日。”陈真曾经去他的老师家里过年,跟他们一起包饺子、包粽子,感受中国文化,而未来他也想继续留在中国。 温州大学《荷塘月色》 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青春颂》 中国美术学院《墨舞》 在展演活动中,还穿插进行了外国留学生趣味运动会的颁奖仪式。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新闻办、浙江省外侨办、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外国专家局、浙江广电集团等单位的 领导,及浙江工业大学等近20所高校的负责人出席了活动,并为获奖者颁奖。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唱响新丝路》 压轴歌舞《举杯吧,朋友》 随着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到浙江省高校就读的留学生增长迅速,2016年浙江省高校外国留学生人数已突破30000人。“梦行浙江”活动是浙江省面向外国留学生组织的年度文化交流活动,旨在丰富外国留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进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加深他们对浙江的了解和认识,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届,成为浙江省外国留学生的品牌活动。今年的活动由外国留学生趣味运动会、“梦行浙江”外国留学生中华才艺展演、百名留学生梦想小镇参观活动等部分组成。 第十届“梦行浙江”中华才艺展演将于 12月18日(周日)上午10:00在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首播,当天晚上2:30在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
21
2016.12
我校招生老师访问印尼进行招生宣传
12月3日,我校来华留学生招生办公室的蔡彬彬和张洁琴两位老师启程出发前往印度尼西亚,在印尼中华文化交流中心的陪同下,走访了印度尼西亚两个省三个城市的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进行了为期7天的招生宣传。 12.03 8点半,飞机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起飞,经香港中转之后到达印尼东爪哇省省会泗水市,也是印尼的第二大城市。 在泗水与印尼中华文化交流中心汇合之后又马不停蹄地乘坐印尼国内航班飞往本次招生宣传的第一站印尼巴布亚省比亚克市。在经历总共24个小时的飞行与等待后,终于到达目的地。 12.04 两位老师经过短暂的休息,与比亚克县政府官员进行了会面并商谈当地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合作项目。 12.05 早上一早出发,经历3个多小时的车程,从比亚克到苏皮奥里岛,与当地县长见面洽谈,并向当地20余名县政府奖学金获得者宣讲留学工大。 本次会面吸引了当地记者的参加,在当地最大报纸《Cenderawasih Pos》刊登了我们本次访问的新闻。 12.06 一大早的飞机从比亚克市前往巴布亚省首府查亚普拉市,来不及放下行李,匆匆在咖啡厅与巴布亚省教育厅赶来的官员见面洽谈合作。 下午前往SMU DIASPORA高中召开了留学宣讲会并进行了“海外教学基地”的授牌。 12.08 经历了前一天整整一天的飞行,最后一天以3场见面会圆满结束匆忙而又充实的印尼招生之行。 在NUHDLATUL ULAMA 1 GRESIK和 UNGGULAN BPPT AL- FATAH两所高中的宣讲会,吸引了400多名学生和老师参与,现场反映热烈。 UISI大学则重点关注我校国际贸易、化学工程以及材料工程专业的3+1 和2+2合作培养模式。 12.09 12月9日,两位老师乘机顺利返回杭州。期待2017年,会有更多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同学来浙江工业大学学习和生活。
 
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版权所有©2012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