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lose menu
学校概况
学院介绍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校史
院史
党群工作
党员之家
工会活动
教学科研
教育与培训
对外汉语师资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新闻速递
交流合作
校友新闻
合作交流
下载专区
日常行政
党务文件
本科文档
研究生文档
科研文档
人事文档
中文/cn
English
 
 
新闻速递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新闻速递
新闻速递
02
2020.01
我校研究生在“英特尔杯”首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
   2019年11月24日,“英特尔杯”第一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浙江德清收官,我校参赛的研究生团队获得全国二等奖。获奖项目为信息学院丁宝进、孙昊浩、于洋、曾宏翔同学的《基于3D U-net全卷积神经网络的OCT内外指纹提取算法》(指导教师:计算机学院梁荣华、王海霞)。 ? ? 据悉,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大赛以“AI赋能 创新引领”为理念,围绕人工智能创新主题,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为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赛的目标是联合多方力量,努力把大赛办成在研究生群体、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社会中有较大影响力,被国内外研究生培养单位和企业行业广泛认可的高层次、全国性重要赛事,逐步实现与同类型高水平国际赛事接轨。
17
2019.12
第十三届“梦行浙江”外国留学生中华才艺展
12月13日,第十三届“梦行浙江”外国留学生中华才艺展演在杭州举行。来自省内13所高校的200余名留学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才艺展示。我校中外学生共同表演节目《浙江人》,以说唱的形式讲述七十年来浙江的飞速发展与变化,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让我们共同回顾精彩片段,为表演者们点赞。
15
2019.11
国际学院与杭州市方志馆共建“留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近日,我校国际学院与杭州市方志馆举行“留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学院党总支负责人、杭州市方志馆馆长冯跃民代表双方单位致辞并签约揭牌。学院相关负责人、部分教师代表以及留学生代表参加仪式。    冯跃民指出,杭州市方志馆开馆3年多来,努力推行杭州地情教育活动,在宣传杭州历史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通过与国际学院的合作共建,进一步扩大杭州市方志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和工作实效,为留学生“知华、友华”教育工作发挥作用。    随后,双方签订共建协议,并为“浙江工业大学留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杭州市方志馆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体现杭州特色、普及杭州地情、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示范场馆。活动当天,学院师生在方志馆工作人员的介绍引导下参观了方志馆,并在资政堂内体验了雕版印刷,感受古老深厚的地方志和体现中国古代智慧的雕版印刷术。当前,杭州正在打造国际化的大都市,国际学院希望通过杭州市方志馆这个平台,让留学生们感受古老又现代的杭州,也希望留学生利用自身的双语优势,加入到杭州市方志馆的志愿者队伍中去。    此次活动紧紧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学院着眼“提质增效”,拓宽思路,将工作做到实处。针对我校目前留学生国情地情教育相对匮乏的现状,积极寻找并发挥优秀社会资源在开展留学生教育中的作用,也为留学生了解杭州、融入杭州、服务杭州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28
2019.06
国际学院举行6.26国际禁毒日“无毒青春”启动仪式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为进一步普及禁毒宣传教育,引导留学生自觉抵制毒品,浙江工业大学来华留学生“无毒青春”启动仪式在屏峰校区健行楼二楼报告厅举行。国际学院负责人、杭州市公安禁毒支队警官、西湖区留下派出所负责人及留学生代表等300余人参与了活动。    启动仪式上,留学生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展现了生活中会遇到毒品的场景,并作出识毒、防毒、拒毒的承诺;杭州市公安禁毒支队警官从中国禁毒的法律法规、毒品的定义、涉毒案例、举报奖励和毒品检测等方面做了详尽的介绍;留下派出所负责人列举归纳了最近常见的外国留学生可能发生的违法犯罪类型,教育留学生不要以身试法。    据悉,国际学院积极探索来华留学生禁毒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体系化的长效机制,主动与留下、五常、闲林等辖区派出所建立联动机制,在暑期将不定期查访校外住宿点,将禁毒教育渗透进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   
06
2018.12
浙江工业大学举行2018留学生消防疏散演习
                                 浙江工业大学举行2018留学生消防疏散演习     为切实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增强留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由国际学院主办,校保卫处、校医院承办的“留学生消防紧急疏散演习”活动于11月22日中午在屏峰校区留学生公寓楼展开。       中午12:00,留学生公寓楼东苑16二楼走廊浓烟翻涌而出,宿舍管理员发现险情后立即切断电源并报警,宿舍楼响起疏散广播提示在场人员有序撤离至空旷处躲避火情,保卫处安保人员立即赶到现场进行疏散。       楼内所有学生在引导员的指引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弓身从宿舍楼跑出,有序地撤离到了指定安全区域。“伤员”经同学帮助转移至安全区,随着火势被控制,屋内人员都已撤离至安全区域,消防疏散结束。           成功疏散的师生们都在公寓楼下完成集合,校保卫处的安保人员首先就干粉灭火器的使用进行了介绍与说明,向学生展示了如何使用消防栓和消防水枪灭火。部分留学生现场学习使用灭火器,本次演习圆满结束。        此次消防紧急疏散演习,进一步强化我校在校留学生对消防安全的认识,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技能,巩固平安校园建设。
28
2018.06
走进‘互联网+’新经济,感受浙江创业创新氛围
2018年6月23日至24日,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与浙江科技学院共同组织了为其两天的孔子学院奖学金生文化考察活动。分别在杭州、乌镇、嘉善三地考察不同省级特色小镇,感受浙江‘互联网+’环境及创新创业氛围。来自我校的15名孔子学院奖学金生参与此次活动。在两天时间里同学们分别考察梦想小镇,跨贸小镇,阿里巴巴、乌镇和嘉善歌斐颂巧克力小镇。 第一天,同学们来到梦想小镇、阿里巴巴和跨贸小镇。梦想小镇涵盖了互联网创业小镇和天使小镇两大内容。通过建设“众创空间”、O2O服务体系,“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打造富激情的创业生态系统,帮助“有梦想、有激情、有知识、有创意”,但“无资本、无经验、无市场、无支撑”的大学生“无中生有”,使他们创业的“梦想变成财富”。在参观小镇后,同学们参加了“梦想小镇创新创业沟通沙龙”,聆听企业家的创业故事,交流创业创新的想法。现场交流热烈,气氛活跃。    随后,同学们来到知名电商企业-阿里巴巴,感受特色的阿里文化氛围,了解阿里文化的发展史,感受阿里一流的办公环境,了解集团现有业务体系,感受阿里巴巴在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的新举措,了解阿里如何打造幸福企业。     在跨贸小镇,工作人员介绍了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历史由来、发展规划及愿景。跨贸小镇由国务院批复设立,是国家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先行先试区,将逐步形成”一核一圈一带”全域覆盖的总体布局,致力于打造全球最有的跨境电商生态圈。产业园内,有专门面向来华留学生的创业园,赞比亚籍学生盖世分享了自己的来华创业故事。   第二天,同学们来到乌镇和嘉善歌斐颂巧克力小镇。乌镇不仅是享誉世界的江南小镇,也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本次参观游览了乌镇景区,实地感受智慧旅游、智慧交通、全景区WiFi,观摩互联网小镇整体建设,感受互联网小镇的魅力。 最后,同学们来到嘉善歌斐颂巧克力小镇。游览歌斐颂巧克力工厂园区,参观食品现代化生产车间,见证互联网+生态,感受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相结合的效应。并亲手制作巧克力,真正体验了一次巧克力的奇妙之旅。    浙江的特色小镇是浙江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孔子学院奖学金生深入了解当下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学习了跨境电商知识,了解了电商企业文化,增强了对浙江经济、社会民俗、地方特色文化等各方面的认知。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互联网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影响。同学们均表示本次活动令自己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扩展了文化知识,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    
12
2018.06
国际学院举办第六届国际文化节
     6月9日下午,我校第五届国际文化节之国家风情展和露天音乐节在屏峰校区乌溪江路上热闹开展,吸引了来自我校7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中外学生共同参与。    国家风情展上,来自21个国家的留学生代表参与布置了富有本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展位,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手工艺、风味美食、当地音乐等多种形式展现异域文化风采。露天音乐会上,来自17个国家的留学生表演了精彩纷呈的音乐和舞蹈,其中,由中国学生带来的中国越剧表演和民乐合奏,吸引了许多留学生在雨中驻足观看。中外学生合作表演的中国鼓与非洲鼓,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本次国际文化节以“PALETTE(调色板)”为主题,旨在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梦想填色,也寓意各国文化能和调色板一样,有机融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除以往的“留学生过中国节”“中外青年实践同行”等活动之外,还新增了“Hello World”和“Hello China”两个系列活动,通过搭建一个个平台为中外学生提供一扇望向世界、望向中国的窗口。在“Hello World”中,我校的30余位印尼留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了印尼传统歌剧《CalonArang》,带领学生领略了印尼传统歌剧文化的风采。在“Hello China”版块,组织了近百名留学生走进吉利集团,直观感受中国名企和中国经济的活力。
28
2018.04
2018年ZJUT泰国优秀高中生汉语&文化进修班圆满落幕
4月23日,2018年ZJUT泰国优秀高中生汉语&文化进修班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落下了帷幕。自3月26日起,五十八名泰国学生和老师,参与了为期四周的中文学习,城市观光,中国文化体验相结合的培训。在结业典礼结束后的留学工大政策宣讲会上,有七成同学表达了以后继续在浙江工业大学留学的强烈意愿。
30
2018.03
国际学院召开2018年春季学工线安全管理会议
3月27日中午,国际学院2018年春季学工线安全管理会议在健B502召开。会议邀请了留下派出所应德文警官和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孟婷婷老师做相关安全教育报告。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林静姗出席此次会议,中外学生责任辅导员以及各年级班主任参加了会议。 会上,应警官就近年来频发的网络诈骗、校园贷做了通报,并就个别案例做了具体分析,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构建“安全校园”。孟老师跟大家分享了大学生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识别和处理,建议大家在做学生工作时,要做“大耳朵+小嘴巴”,学会做学生的倾听者和陪伴者。学工办杨老师就学生学业、寝室安全等情况进行交流,希望辅导员和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多和学生交流,及早发现问题并引导帮助学生。最后,林静姗书记强调大家要守住安全工作的底线,为创建安全校园贡献力量。        
19
2018.01
走进古韵西塘,邂逅冬日江南---浙江工业大学孔子学院奖学金生赴西塘开展文化体验活动
   2018年1月12日,浙江工业大学孔子学院奖学金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浙江省嘉兴市西塘古镇开展文化体验活动。西塘古镇是我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是江南水乡风貌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风貌、古朴的吴侬软语民俗风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驰名中外,更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开展此次文化体验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了解中华文化精髓。     此次旅程的第一站为护国随粮王庙。明代崇祯年间,一位朝廷押运粮食的小官---金七在运河上押送粮船。路经西塘时,见沿途的百姓挨饿,便把运粮船队所有粮食尽施于民。金七知道逃不过惩罚,自尽在雁塔湾的河里。朝廷查清真相,追封为“利济侯”,后又加封为“护国随粮王”。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三七老爷生日,西塘都会举行庙会。同学们纷纷为中华民族舍己为人的精神称赞,展厅内展示了庙会时的盛况,让同学们对中国传统庙会内容有了一定了解。     同学们的第二站来到“醉园”。“醉园”以三醉出名:醉读经书;醉园内景色;醉版画艺术。这里原是西塘望族王氏塔湾街宅院之偏厅,醉园因王宅“醉经堂”得名,园内有王氏父子王亨,王小峥版画成列,展示了西塘的家庭文化底蕴。醉园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巧夺天工和独具匠心。同学们观赏了版画,在版画中寻找水乡的影子。欣赏了内画鼻烟壶的作画技巧,亲身体验了中华书画的博大精深。     最后,同学们来到西塘木雕馆感受木雕文化。明清木雕馆陈列着250多件明清时期以来以西塘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民居建筑木雕,集中展现了江南民居木雕特有的柔美:梁架、梁垫、撑拱、雀替、格窗等,雕刻技巧丰富多彩,剔地、地刻、漏雕、透雕等各展奇工,图案典雅、工整、精致美观。同学们对精美的木雕工艺称奇,在精湛的技艺下,木雕更寓意吉祥,同学们在欣赏传统工艺美术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暗生敬意。     文化考察之后,同学们都表示这次文化考察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极大的丰富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受和认识,有机会领略千年江南古镇的风貌,是一次珍贵的机会。此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更坚定了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者的决心。
20
2017.12
国际学院举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
12月19日下午,国际学院举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国际学院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党总支书记方路平以“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新要求”为主题为学院全体师生作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    宣讲会上,方路平主要结合十九大报告内容,从十九大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目标和战略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要求五个方面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了深入解读。他结合历史深入剖析了我们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依据、新时代的特征及主要矛盾;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的灵魂,正是这一“新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也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要求和新使命。 报告最后,方路平强调,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长期政治任务,十九大精神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学习;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紧密结合学院工作实际,认真领会精神及要求,围绕学院发展目标,进一步理清思路,推进学院在新时代的发展。
05
2017.12
国际学院召开来华留学语言进修生汉语教学研讨会
2017年12月2日,国际学院召开来华留学语言进修生汉语教学研讨会,国际学院教学副院长、对外汉语系全体老师、教学管理人员参加。 研讨会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和规范教学管理两方面展开,每位对外汉语老师选取本学期所授课程进行现场说课,老师们围绕“如何上好一堂课”进行教学方法和经验交流,以推动我校来华留学语言进修生汉语教学的质量。同时,国际学院分类整理现有关于来华留学语言进修生的分级教学、课程纪律、学评教等管理规范,听取一线老师们从不同角度对教学管理的建议和意见,以推进并完善相应的制度规范,提高管理水平。 本学期我校来华留学语言进修生近200人,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汉语热”还将继续升温,国际学院将依托本学院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优势,推进来华留学语言进修生的汉语教学工作品牌。
27
2017.11
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生参观中国伞、扇子博物馆及手工艺活态馆
2017年11月11日,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语言生在老师带领下,来到杭州拱墅区桥西历史街区,参观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子博物馆及手工艺活态馆。千年运河自繁华。在古运河畔,粉墙黛瓦之间,留学生们在领略中国古建筑之美的同时,也领略了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伞文化、扇子文化以及工匠文明,并为之着迷。 第一站,中国伞博物馆。烟雨江南,衍生出独特的伞文化。同学们了解了伞的起源、伞的发展、伞的文化,还亲自用五彩蜡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美丽雨伞。 第二站,中国扇子博物馆。馆内有明清扇街,设有玻璃视觉解说系统。通过参观,同学们了解了中国扇的起源、扇的历史、扇文化、扇业的发展以及中国精湛的扇艺。 第三站,手工艺活态馆。制伞、竹编、绣花、泥塑、印染、风筝、自制皮具、灯笼-----各色手工技艺,令同学们大饱眼福,叹为观止。 此次活动,让留学生们真切地感受了到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丰富了留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加深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08
2017.11
国际学院举办“学习贯彻十九大,我们在行动”系列学习实践活动
     6月9日下午,我校第五届国际文化节之国家风情展和露天音乐节在屏峰校区乌溪江路上热闹开展,吸引了来自我校7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中外学生共同参与。    国家风情展上,来自21个国家的留学生代表参与布置了富有本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展位,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手工艺、风味美食、当地音乐等多种形式展现异域文化风采。露天音乐会上,来自17个国家的留学生表演了精彩纷呈的音乐和舞蹈,其中,由中国学生带来的中国越剧表演和民乐合奏,吸引了许多留学生在雨中驻足观看。中外学生合作表演的中国鼓与非洲鼓,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本次国际文化节以“PALETTE(调色板)”为主题,旨在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梦想填色,也寓意各国文化能和调色板一样,有机融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除以往的“留学生过中国节”“中外青年实践同行”等活动之外,还新增了“Hello World”和“Hello China”两个系列活动,通过搭建一个个平台为中外学生提供一扇望向世界、望向中国的窗口。在“Hello World”中,我校的30余位印尼留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了印尼传统歌剧《CalonArang》,带领学生领略了印尼传统歌剧文化的风采。在“Hello China”版块,组织了近百名留学生走进吉利集团,直观感受中国名企和中国经济的活力。
31
2017.10
学校召开“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培养工作交流会
为落实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为沿线国家专项培养人才,教育部专门设立了“丝绸之路”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2017/2018学年,我校申报的“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项目”成功获批,我校成为国家首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高校,目前共招收18名本科留学生,分别来自印度尼西亚、尼泊尔、泰国、孟加拉、也门等11个国家,就读于我校201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国商务)专业。 ? ? 10月25日,学校召开“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培养工作交流会,国际学院相关负责人向本项目全体留学生介绍学校“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办法,学校将采取项目化管理的办法,派专人担任项目班主任。留学生们在本科专业学习的同时,学校将从提高汉语能力水平,提高实践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为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贸易合作培养优秀人才。 ? ? 与会的留学生们纷纷表示要珍惜奖学金带来的学习机会,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
21
2017.10
我校举行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合作办学土木工程项目 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
9月21日上午,我校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合作办学项目--土木工程本科专业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屏峰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联邦大学科技学院院长马克×森德曼(Mark Sandeman)教授一行,该项目2017级新生,我校有关职能部门,建工学院、国际学院负责人等参加了典礼。副校长华尔天在典礼结束后会见了联邦大学代表团一行   典礼在庄严的中澳两国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国际学院负责人在典礼上致辞,向远道而来的嘉宾们表示欢迎,请大家共同庆祝和见证浙江工业大学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新的开始。他衷心希望同学们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勇于探索,同时也期待同学们成为传递中澳友谊的使者。 澳大利亚联邦大学科技学院院长马克×森德曼(Mark Sandeman)教授致辞,对新生提出殷切期望。最后,新生代表在典礼上发言。   澳大利亚联邦大学是一所政府公立大学,2010至2016年连续七年被澳大利亚“优秀大学指南”评为“教学质量优秀五星级”大学,是维多利亚州唯一同时提供高等教育、职业技术培训项目以及重大科研机会的地区性公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居于维多利亚州高校第一位。该项目学生毕业时若符合两校毕业要求和学位授予要求的,可同时获得浙江工业大学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学士学位。
21
2017.10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邓天立教授来我校做报告
10月14日下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邓天笠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 “Big Data Systems and Data Science”的报告。 报告中,邓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大数据发展的时代趋势,向大家分享了大数据和数据科学方面的知识和前景。在场的同学还就个人的兴趣和疑惑与邓教授进行了交流探讨。随后,同行的Christian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申请美国大学研究生的要求,和需要在本科做好的学业、语言和个人能力准备,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邓天立(Ted Teng):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曾担任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技术和社会系系主任和联合主席,在信息系统、大数据、数据库、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
18
2017.10
韩国牧园大学汉语进修生项目2017年新学期开学会
10名来自牧园大学的汉语进修生参加了在新教楼808举行的 “浙江工业大学 牧园大学 2017年新学期开学会”。   我中心老师出席典礼,就应注意的学习、生活各类事项作出说明。   期盼2017级新生能够在浙江工业大学读过愉快的学习生活时光。
09
2017.10
2017级孔子学院奖学金生入学教育
9月30日,国际学院开展2017级孔子学院奖学金生入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蔡彬彬老师对新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工大校史,校园文化等。来华留学生招生办公室周文华老师,张洁琴老师们介绍了我校来华留学生招生情况。奖学金生管理老师方雨露针对孔子学院奖学金相关事宜做了详细解答。
21
2017.06
浙江工业大学组织孔子学院奖学金生赴安昌古镇开展文化感知活动
2017年5月23日下午,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组织孔子学院奖学金生赴浙江省绍兴市安昌古镇开展文化感知活动。安昌古镇是浙江有名的古镇,是桥的故乡,是绍兴师爷的故里,有着浓郁的江南水乡的文化气息。走进老绍兴人的生活,湿漉漉的阴天,空气里散发着古镇有名的黄酒,腊鸭,腊肠味。一行人走进这座古朴典雅的小镇,沉浸在浓浓的水乡风情之中。 第一站来到城隍殿。殿内主要是纪念一些与安昌有关的历史人物。恰逢祭祀活动,殿内热闹非凡,年迈的婆婆热情地把祭祀完的米糕一块块分发到同学手中,供大家品尝。 离开城隍殿,在其对面有一座古戏台,依河而建,每逢重大节日,社戏台就会上演社戏、越剧、莲花落等表演。同学们笑称道,这跟我们自己国家的舞台太不一样了。 继续西行,漫步在长达1747米的老街上,大家对一路上造型各异的桥充满好奇,纷纷驻足留影。这些桥“拱,梁,亭”各式,千姿百态,“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绍兴是桥的故乡,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 “吱呀”作响的乌篷船从湿润的雾岚中摇出来,荡开小河的涟漪,在古朴的石板桥下悠然地穿梭,船夫用古朴的绍兴方言向岸边行人打招呼,同学们纷纷模仿着回应道,诺好(你好)。许多同学向随行老师问道,为什么跟普通话很不一样呢。 人说天下师爷出绍兴,绍兴师爷多出自安昌。师爷,明清两朝官员们私聘的谋士,大都是品学不错但科举考试名落孙山的人士的谋生之道。有专们协助处理税务的,代写文书的,也有军事参谋,受到尊敬。师爷馆原是清代著名师爷娄心田的故居,改建成了一个博物馆。 一路上,同学们参观了城隍庙、石雕馆、师爷馆,品尝了香肠、扯白糖,梅干菜等绍兴传统美食,坐了乌篷船,最后来到著名的仁昌酱园,这里也是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基地。在仁昌酱园里,2000余只七石缸露天整齐排列。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留学生们参观了酱菜的制作工艺,感受不一样的民俗风味。漫步石道,穿过小桥,看白墙黛瓦木屋,看河边洗衣闲聊的老人,闻空气中传来的现做小米糕,悠悠荡荡,如此闲适。此次活动,让奖学金生们深切感受到了独具特色的江南小镇风情,体会到了中国古朴民居、自然山水、传统技艺的醉人魅力,不仅丰富了留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加深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版权所有©2012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