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lose menu
学校概况
学院介绍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校史
院史
党群工作
党员之家
工会活动
教学科研
教育与培训
对外汉语师资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新闻速递
交流合作
校友新闻
合作交流
下载专区
日常行政
党务文件
本科文档
研究生文档
科研文档
人事文档
中文/cn
English
 
 
通知公告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新闻速递
通知公告
05
2014.05
二0一三年度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团内评优名单公示
  二0一三年度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团内评优名单公示 一、校级十佳优秀团干候选人 钦蒋承 二、校级十佳优秀团员候选人 姜佳胤 三、校级十佳青年志愿者候选人 谭彦文 四、校级示范团支部(1个) 软件工程1201团支部 五、院级示范团支部(4个) 计算机1102团支部 软件工程1202团支部 软件工程1302团支部 软件工程1203团支部 六、校级优秀团干(2人) 钦蒋承、孙菁雯    七、校级优秀团员(5人)    姜佳胤、叶盈、周佳怡、高晶莹、章子怡 八、校级学雷锋榜样团员(1人) 杨琪辉 九、院级优秀团干(24人) 曹洁、许王宁、赵镇辉、楼览、章乔乔、康力、朱子豪、倪冰冰、朱震宇、 徐宇豪、何致远、蓝周雯雯、孙骏舟、陈惠心、杨阮榜、邬尚佐、陈一彬、 胡珈珞、奚家字、朱晓琦、朱丽琳、周黎敏、沈霄菡、林均霖  十、院级优秀团员(24人)   周琪皓、高申健、周乔、王煜迪、鲁晓卉、吴美琳、何升亮、王昊旻、谭彦文、李德健、王雪蕊、柳乔凡、邱运伟、蒋炜、林佳俊、蒋小芳、汤绍雄、苏肇鑫、周维欢、马钢峰、戚佳琪、裘航宇、叶雯、陈启明 如对上述名单有异议,请以书面、来电、来访、电子邮件等形式向骆宝丞老师(地址:健B503办公室,电话:85290081,电子邮箱lbc@zjut.edu.cn)反映,反映情况要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公示时间:5月4日——5月10日。 国际学院团委 2014.5.4
27
2014.04
关于做好2014年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位老师: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关于做好2014年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浙教资中心[2014]2号)文件精神,现就做好2014年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定对象     认定对象为2013年9月30日之前引进的本校在职任教人员,申请者应系统担任一门以上本专科或研究生课程教学(列入教务处、研究生院、成教学院教学计划),本次认定教学任务的截止时间为本学期末。通过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教学人员,不纳入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范围。     二、认定条件     申请认定高校教师资格者,应符合《教师资格条例》、《浙江省实施<教师资格条例>细则(试行)》等有关文件规定的条件,具体如下:     1.身份要求:具备中国公民身份。        2.学历要求:申请者应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大学专科毕业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可视同合格学历;党校学历不能作为教师资格认定的学历。国外取得的学历,须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国外学历学位认定书》。        3.教育教学能力要求: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申请人(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除外)和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人员跨学科申请教师资格的,均应参加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测试。毕业证书上未反映是师范教育类专业的,必须由原就读学校出具书面证明,并加盖就读学校或教务处公章(二级学院证明无效),或者提交合格学历档案成绩册,成绩册上须有教育学、心理学及教育实习考试合格成绩。上报材料时未能出具证明的,按非师范教育类处理。     4.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根据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浙语[2000]10号文及《浙江省实施<教师资格条例>细则(试行)》,对195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申请认定高校教师资格,普通话水平应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具有教授、副教授职务或博士学位者可免。     5.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要求: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教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并考试合格。凡参加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教育理论培训合格并取得考试合格证书的人员,可视为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合格。具有教授、副教授职务或博士学位者可免。     6.身体检查:申请认定教师资格,需参加体检,体检要求按《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来执行。体检在二级以上医院进行,上报体检结果采用专用表格——《浙江省教师资格申请人体格检查表(2010年12月修订)》(附件1),并由主检医师在体检表上签署“合格”的明确结论,现场确认时未有“合格”的明确结论的,按“未通过”处理。再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必须重新体检。     三、网上申报、现场确认的工作阶段和程序     (一)网上申报     1.网上申报时间为2014年4月24日8:00至4月30日17:00,申请人须在此时间段完成网上申报。     2.网上申报程序     (1)登录网上报名系统     申请人须在申报时间内登陆中国教师资格网(http://www.jszg.edu.cn),由“未参加全国统考申请人网报入口”进入网报系统,根据提示流程逐步操作进行申报。     (2)网上注册和填报申请信息     如果申请人是首次登录信息系统填报申请人信息,则直接点击“网上申报”页面中的“注册”按钮;阅读“申请人必读”并接受“网上申报协议”;选择申请的教师资格种类(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省份(浙江省)和认定机构(浙江省教育厅);选择现场确认点(浙江工业大学)。     申请人须阅读网报注意事项,阅读信息填写说明,填写申请人详细信息。任教学科为实际承担教学任务的学科,必须点选系统中提供的二级学科。按网报系统要求上传的照片,与粘贴在《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资格证书上的照片同版。申请人须在网报系统中填报本人手机号码或其他有效联系方式的信息。必须设定正确有效的电子邮箱,以便忘记密码使用“找回密码”的功能时,接收系统发来的电子邮件。     申请人在网上填写注册信息时,可以选择“保存注册信息”或“提交注册信息”的操作。选择“保存注册信息”时,必须填写完申请人的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申请资格种类、任教学科、登录密码后才可保存。“保存注册信息”是暂时保存申请人的申请信息,以备申请人在后面的时间登录网上申报系统补充填写完整,此条申请信息并未提交给认定机构。在申请人将全部申请信息填写完成后,可以点击“提交注册信息”按钮,将个人申请信息提交给认定机构,系统显示“你已完成注册”后,为确保注册信息无误,需及时登录系统获取报名号,查看、修改注册信息,了解现场确认注意事项,打印申报材料。     (3)修改和查看申请信息     网报结束之前,申请人可以登录网上报名系统修改和查看申请信息,在“网上申报”页面输入申请人姓名、有效证件号码、登录密码和验证码,点“登录”。登录成功后,可以查看填报的申请信息,在详细信息页面中进行申请信息修改,修改后点击“修改”按钮。     申请人登陆密码遗忘的,向所选择的确认点提出申请,提供身份证原件及影印件,确认点审核后报教师资格认定中心进行处置。     (4)申请状态查询     申请人登录网上报名系统后,可以查看个人教师资格申请各时间段的状态。     (5)查看和打印现场确认注意事项     申请人点击“现场确认注意事项”,可以查看现场确认注意事项的详细信息,点击“打印”按钮后点击“打印报名号及现场确认信息”,打印出现场确认注意事项。     (6)表册打印     申请人网上填报申请信息后,需打印《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并在现场确认时随其他申请材料一并提交。在申请人基本信息页面点击“打印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进行页面设置后,点击“打印申请表”打印出《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须是A3纸双面打印一式两份。     在中国教师资格网“资料下载”中下载打印《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一份并填写,到学院签署意见并盖章后,在现场确认时随其他申请材料一并提交。同时,在“资料下载”中下载打印《浙江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格检查表(2010年12月修订)》一份,到医院体检后,在现场确认时随其他申请材料一并提交。     (二)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时间为5月9日至5月16日(工作日), 地点为人事处A218,申请人现场确认须递交的材料如下,所有材料复印件须按顺序整理放进档案袋,打印并填写《浙江省申请高校教师资格人员材料清单》(附件2)黏贴在档案袋封面。     1.《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一式两份;     2.学历证书(专科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还须提供学位证书);国外取得学历的《国外学历学位认定书》。     3.身份证(二代身份证须正、反面复印件在一张A4纸上);     4.《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符合免测条件的可不递交);     5.《浙江省教师资格申请人体格检查表》;     6.《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由所在部门签字盖章);     7.《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教育理论培训》合格证书(符合免测条件的可不递交);     8.师范教育类专业证明或合格学历档案成绩册(学历证书上已反映是师范教育类的可不递交);     9.教授、副教授职称证书或评定文件;     10.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测试表及汇总表;     11. 2寸照一张,照片背后写上姓名。     四、认定工作时间安排        1.4月24日—5月8日     申请人4月29日前到所在部门登记,填写《浙江工业大学申请教师资格认定人员汇总表》(附件3),学院汇总本次参加教师资格认定人员,于4月30日前将汇总表签字盖章后交人事处师资办,汇总表电子稿发至szk@zjut.edu.cn。学院在5月8日前组织申请人进行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测试,需组织3名及以上专家对申请人进行测试,填写《申请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表》(附件4)和《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汇总表》(附件5)。     2.4月24日—4月30日     申请者完成网上申报,并准备所有材料。      3.5月9日—5月16日(工作日)     申请者本人携带相关材料及2寸照一张(与粘贴在《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上的照片同版,照片背后写上姓名)到人事处师资办(A-218)进行现场确认。     4.5月17日—5月30日     学校教师资格认定专家审查委员会对申请人员的申请条件进行审查后,报省教育厅审核认定。     五、其他事宜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网上申报与现场确认系统严格按设定的时间开放和关闭,凡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网上申报或网报未确认、申请材料未补全的申请人,本次不能认定。     人事处师资办联系人:刘青,联系电话:88320543,邮箱:szk@zjut.edu.cn     学院办公室联系人:陈慧,联系电话:85290780,邮箱:intl@zjut.edu.cn   附件1:浙江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格检查表(2010年12月修订) 附件2:浙江省申请高校教师资格人员材料清单 附件3:浙江工业大学申请教师资格认定人员汇总表 附件4: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申请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表 附件5: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汇总表
22
2014.04
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6月14日HSK报名通知
我校定于2014年6月14日(周六)举行HSK考试,现将报名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类型及报名缴费截止时间 1.HSK四级、五级、六级。 2.报名缴费截止时间:2014年5月18日下午4点截止。 二、报名流程 1.注册 即日起至2014年5月18日,请登录汉语考试服务网www.chinesetest.cn选择“浙江工业大学”考点注册报名,上传电子照片(请务必上传近期免冠、正面、单色背景、两寸证件照,格式为JPG/JPEG,小于100KB,不得使用风景照、生活照,否则后果自负)。 2.网上缴费 本次报名一律采取网上缴费形式,请考生自行开通网上银行(人民币或外币网银均可使用),以便在线支付考试费。 考试等级 普通考生 少数民族考生 中国政府奖学金生 HSK四级 450 40 70 HSK五级 550 120 70 HSK六级 650 120 70 特别注意:少数民族考生及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在报名前,请先与考点联系,经考点核实考生身份后, 在考点老师指导下进行在线报名及缴费,以便享受特殊考生优惠政策。 收费标准 3.报名缴费成功后,请于5月25日起用报名时注册的用户名及密码登陆www.chinesetest.cn在线打印准考证。 注:HSK考试今后不再接受现场报名及缴费,考生在网上报名及缴费时,请务必认真核对个人信息,上传合格的电子证件照,在线支付考试费用。   三、考点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国际交流中心 东科教楼南224 电话:0571-88320160(王老师) 传真:0571-88320160  
22
2014.04
关于2014年劳动节放假安排的通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劳动节放假调休日期具体安排如下:     5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     5月4日(星期日)上班,5月4日(星期日)上(教学第10周星期五)的课。         请各位教师做好调课补课的手续。
16
2014.04
国际学院2013-2014学年团支部风采大赛成绩公示
  各班级团支部:      经过现场答辩展示,结合一年来各团支部在班级管理、学风建设、党建工作、绩点排名、活动竞赛、凝聚力建设、特色工作以及违纪处分等情况,各团支部风采大赛成绩具体结果如下: 班级 基本分 排名 展示分 排名 总分 排名 计算机1101 29.9 14 44.5 1 74.4 7 计算机1102 43.4 1 36.5 16 79.9 2 计算机1103 22.9 17 38 15 60.9 16 计算机1104 31.45 13 40 10 71.45 10 计算机1105 35.35 9 42.5 3 77.85 6 软工1201 38.2 4 42.5 3 80.7 1 软工1202 36.75 7 42 5 78.75 3 软工1203 34.9 8 43 2 77.9 5 软工1204 30.6 12 40.75 8 71.35 11 软工1301 26.3 15 38.5 14 64.8 15 软工1302 36.4 2 42 5 78.4 4 软工1303 24.3 16 36.5 16 60.8 17 软工1304 31.8 6 41 7 72.8 9 土木1301 25.9 11 40 10 65.9 14 土木1302 28 10 40.25 9 68.25 13 土木1303 34.6 3 38.75 13 73.35 8 土木1304 31.2 5 39.25 12 70.45 12 国际学院团委 2014.4.15
11
2014.04
关于开展“争做最美浙江人,争当美德好学子”评选活动通知
  关于开展“争做最美浙江人,争当美德好学子”评选活动通知 各班级: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教育部、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学校决定开展“美德好学子”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报和评选对象 2014年12月前在校的全日制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班除外。 二、评选标准 围绕《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具体要求,倡导青年学生在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侧重“懂感恩、重礼仪、有责任、讲诚信、做好事”五个方面的“美德好学子”评选,共分五个类型: 1.自强不息型。面对家庭贫困、自身疾患以及突发性灾难事件,能够以巨大的勇气接受挑战,自强自立,在逆境中创造奇迹。 2.团结互助型。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维护校园安定团结,正直勇敢,见义勇为,争创文明寝室,积极帮贫助困,为建设文明校园和节约型校园做出贡献。 3.公益奉献型。积极组织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其他社会活动,获得显著社会效益,为学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作出贡献。热心公益,甘于奉献。 4.诚实守信型。尊师敬长,礼貌谦逊,诚实守信,拾金不昧,不计较个人得失。 5.勤学上进型:刻苦学习,努力进取,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创业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三、评选方式 自荐和班级推荐相结合,学生可以自荐填表,由班长整理汇总后推荐至学院,学院将根据各申报情况,择优推荐参加浙江工业大学 “美德好学子”评选活动。 四、评选材料和进度安排 上报截止时间2014年4月15日中午12点,请各班班长将推荐人选及相关材料电子稿打包报送邮箱77033657@qq.com。材料包括:推荐表、事迹材料(3000字左右,主要介绍该生的典型事迹和突出表现)。请各班级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格把关。 联系人:骆宝丞,联系电话:85290081 附件:2014年度浙江工业大学“美德好学子”推荐表 /uploadfile/docx/2014/04/11/387fa690-98e8-40f4-9c29-4c89062975ec.docx
03
2014.04
关于申报2014年省教育厅科研一般项目(人文社科类)及项目结题办理的通知
各位老师:     2014年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已经开始,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4年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备案工作的通知》(浙教电传〔2014〕71号)文件的有关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要求    为进一步发挥厅科研项目对高校队伍建设与教学科研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科研项目立项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通过科研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为全社会科技创新提供服务,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智力支撑。   二、项目类别、研究期限   1. 项目类别:一般项目。   2. 研究期限:一般2-3年。   三、申报条件 (1)全省普通高校副教授(或相应职称)及以下专业技术职务的青年教师(原则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项目研究人员一般应组成课题组,具有合理的梯队,项目负责人须是该项目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并在项目中承担实质性的任务。 (2)作为项目主持人只能申报1个项目,作为主要参加者只能参加2个项目。 (3)已经获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项目资助的,不能申报一般项目;校社科基金项目目前在研未结题的,不能申报。   四、申报办法 (1)申请者应填写《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申请书》(2014版)(见附件),向所在学院(部门)提出申请,纸质材料递交学院(部门)科研秘书。 (2)按本通知的有关规定,对申请者资格和申报课题进行审核,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组织项目申报工作,根据各单位申报材料,择优排序推荐。 (3)学院(部门)确定最终申报项目后,通知申请者登录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网络申报平台( http://www.zjkysz.cn ),进行网上注册,学院管理员(即科研秘书)核实注册信息真实性后开通帐号,申请者进行网上填报,学院审核后上报。 (4)学院完成网上审核,提交上报后同时上交纸质材料:  -1-《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申请书》纸质材料一式2份和电子版申请书。  -2-《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申报汇总表》,所在单位敲章后,纸质材料一式1份和电子汇总表1份。    电子稿请打包发送 intl@zjut.edu.cn。 (5)网上上报和纸质材料接收时间:2014年4月4日—2014年4月17日下午16点整。   五、教育厅科研项目结题受理 (1)从2010年起,省教育厅课题只有结题后,才能作为职称晋升的成果,项目结题依据为申请书中“预期成果形式”列明的内容,结题时,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署名人至少应有正式发表的论文1篇或正式出版的专著1部(其余研究成果第一署名人不是项目负责人的,应为课题组成员),或提交并被采纳的研究咨询报告1份(附实际应用单位的采纳证明)。结题材料中发表论文须明确标注“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未标注或标注错误的,不作为结题依据。 (2)到期应结题项目负责人需网上填报结题报告简表 http://www.zjkysz.cn ,上传结题报告正文后提交社科院审核,同时上交纸质材料2份(包括结题报告与论文复印件等),纸质材料交学院(部门)审核盖章后统一报社科院。到期项目请单请各单位登陆社科院科研管理系统查询在研教育厅项目,到期不结题项目过多将影响今后项目。结题受理截止时间为:每年受理2次,分别为5月25日或10月25日之前。 (3)结题报告中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栏目及取得的主要结果,请必须详细填写,总数不得少于2000字。成果未达到申报书中承诺不予结题。   六、附件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申请书(2014版)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慧     联系电话:0571-85290780     地址:屏峰校区健行楼B座416室。     E-mail:intl@zjut.edu.cn      国际学院 国际化教育研究所 2014年4月4日
31
2014.03
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入驻团队招募通知
国际学院全体同学: 为鼓励我校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拟定于4月下旬启用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现面向全校招募入驻团队,具体事宜如下: 一、中心介绍 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位于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养贤府三楼,是学生在校内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中心以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为核心目标,以公益性、示范性、专业性为主要特征,通过提供创新创业场地、公司注册、政策咨询等,搭建集理论研究、创新创业指导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中心扶持政策包括:(1)中心免费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场地、办公用具(包括桌椅,空调等)等基础设备;免费为创业团队提供公司注册地址并协助完成公司注册;(2)中心定期组织创新创业交流会,促进团队之间的成果交流,提高团队管理水平;聘请校内外专家、创业导师、企业家等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咨询、培训和指导;(3)中心与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合作,推荐优秀项目、优秀团队对接科技园内相关企业。 二、申请对象 全日制在校学生组成的创新团队或创业团队。 三、入驻期限 中心每次入驻期限为一年,到期后如需延期须重新递交入驻申请,进行入驻审核。 四、入驻条件 1、创新团队和未注册公司的创业团队,团队负责人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且2/3以上团队成员为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注册公司的创业团队,法人及1/2以上的股东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且全日制在校学生所持股份超过70%。 2、项目不得与各类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相抵触。 3、餐饮食品类创业项目不得入驻。 4、创业团队经营的产品涉及售后服务的,须在杭州有相应的售后服务部。 5、创业团队创业需取得家长同意,并在入驻后6个月内完成工商注册。 6、创新团队需提交完整可行的创新项目计划书。创业团队需提交完整可行的创业计划书。 五、入驻程序 1、提交申请材料,包括: (1)入驻申请表; (2)创新项目计划书或创业计划书; (3)创新创业团队信息登记表、身份证复印件、近期二寸免冠彩色照片。 2、中心以书面审核方式确定初步入围团队。 3、中心组织专家组以答辩方式确定最终入驻团队。 4、入驻团队签署《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入驻协议书》,并支付押金。 5、入驻的创业团队需在签订协议后6个月内提供营业执照扫描件。 六、审核原则 1、创新创业项目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较高的科技含量。 2、创新创业项目具有可执行性、可落地性。 3、创新创业团队人员结构合理。 4、创业项目具备良好的市场潜力、发展前景及盈利可能。 5、创业团队具备一定的项目启动资金和风险承受能力。 6、凡具备以下条件的项目优先考虑: (1)“挑战杯”竞赛重点项目。 (2)在创新类比赛中获奖后继续深化的项目或在创业类比赛中获奖后落地经营的项目。 (3)有一定实施基础或已有入驻经历的项目。 (4)拟在中心注册公司或已在中心注册公司的项目。 七、其他 有意向团队请于4月8日前提交《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团队入驻(注册)申请表》(附件)、创新项目计划书或创业计划书文本稿(一式三份)和电子稿(twkwkj@126.com)至校团委(朝晖师生活动中心305,屏峰养贤府318)。 联系电话:0571-85290729、0571-88320758 共青团浙江工业大学委员会 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2014年3月28日 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团队入驻(注册)申请表
30
2014.03
2014年校“运河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基金立项情况通知
各位同学: 2014年校“运河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基金立项,经前期个人组团申请,学校根据学院申报数、学生总数和往年成绩下发今年校级立项数,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确定以下19支队伍立项2014运河杯成功(其中校级立项9项,院级立项10项)。   注:资助金额,到11月顺利结题再统一发放,另外参加运河杯科技竞赛获奖还有另外奖励。
26
2014.03
关于2014年清明节放假安排的通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清明节放假调休日期具体安排如下:     4月5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3天。     请各位教师做好调、补课手续。
17
2014.03
讲座通知
  题目:二语习得与二语教学研究最新趋势        地点:屏峰校区健B502        时间:3月18日(周三)下午3:30        主讲人简介:   陶红印,现任洛杉矶加州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及应用语言学系教授、中文部主任。曾在华中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校任教。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在于汉语话语语法、应用语言学及汉语教学、社会文化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以及英语语言学等。目前担任美国中文教师学会会长、《汉语语言和话语》国际杂志及其丛书系列《汉语语言和话语研究》的执行主编。
17
2014.03
关于组织开展春游活动的通知
各位亲爱的同事们: 又到了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季节,好想出去玩有木有?!来啦来啦~为了让大家好好放松心情,感受春天的美好,加强团队交流和沟通,学院将于本周六组织春游活动,相关安排如下: 时间:3月22日(周六) 活动地点和内容:桐庐桃花谷赏桃花、采草莓 行程安排:  08:00在朝晖校区南大门集合,前往屏峰校区  08:30左右屏峰校区正大门处(图书馆正对大门)集合,乘车前往桐庐。  10:00左右抵达桐庐桃花谷,欣赏三月桃花,花开千百,诗云“人面桃花相映红”,最是一年里头一抹的柔情。杭州周边的赏桃处颇多,桐庐横村镇阳山畈村的桃花谷,可算是极具人气和规模的一处。再加周边油菜花交相辉映,风景特美。  11:30左右用农家菜  12:30左右集合前往草莓基地,采草莓  14:00左右启程返回杭州 报名须知: 请欲参加本次春游活动的老师于周四下班之前在 顾儆 处报名,以便安排车辆,联系电话:85290780,13868139688。 学院教职工免费参加,若有家属一同前往则按照126元/人收取费用(含车费、中餐费、采摘费、导服费和保险费),届时将根据小孩报名的情况确定孩子的费用。 温馨提示: 1、 请准时集合,听从导游安排。 2、 游览时请注意安全,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3、 采摘草莓时请不要浪费,棚内采摘时可免费食用,如需外带须按市场价购买。 4、 有任何问题请与导游沟通,做好妥善处理。
16
2014.03
关于进一步加强在杭留学生签证管理的通知
我国新出入境管理法颁布实施后,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和新的外国人签证工作规范也先后出台。新法第三十条规定“非工作类居留证件的有效期最短为180日”,《管理条例》第十五条第(二)项规定“学习类居留证件,发给在中国境内长期学习的人员”。此外,上级业务部门对互免签证协议国家人员因学习等事由办理居留证件,即应申请X1签证并在入境前办妥。为了进一步规范管理,对留学生办理签证问题做出以下规定: 一、对短期进修生等学习期限6个月以内的,办理X2签证延期或换发X2签证,一般情况发零次签证,停留期限按照学校出具的证明签发; 二、语言学习生总时间超过6个月并持有JW202\201表的,首次办理签发6个月的居留许可。续办时提供上学期到课率证明,无正当理由到课率未达到70%的,办理10日内停留证件离境,不得续签,需要学习的重新申请学习类签证入境。确有正当理由的由学校出具函件并提供相应证明;达到70%的,续办6个月居留许可。对续办6个月居留许可的学生如中途结束学习,须告知留学生或由老师向我局申请变更为不超过30日的停留证件,并在停留证件有效期内离境;对不向学校报告擅自离校旷课且无法找到本人,且持有的居留许可仍有2个月以上有效期的,学校应及时向我局通报,将其居留证件宣布作废; 三、对学历生,签发6个月以上并与学校出具证明时间一致的居留许可。 四、对护照有效期不足6个月需申请居留许可的学生,应换发新护照后再申请6个月以上居留许可。 杭州市出入境管理局 2014年3月14日
12
2014.03
关于做好2014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4月11日前
各位老师:   2014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工作即日起开始。今年的申报工作有较大调整,请各位予以重视,按相关规定认真组织申报工作。现将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第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贴近实际,围绕大局,深入研究浙江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要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注重具有浙江特色和学科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注重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立足学术前沿,打造“当代浙学”品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大发展。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加快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服务,以丰硕的成果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二、各类课题具体申报事项 (一)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学科重大资助项目,具体申报要求见附件一。 (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重大资助项目,具体申报要求见附件二。 (三)对策类课题申报要求。     今年对策类课题的申报仍以最终成果方式申报,旨在引导和鼓励社科界深入调研,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研究成果质量和转化的实效,为党委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 1.申报方式。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实践,围绕省委提出的“五水共治”、“五措并举”,全面深化改革,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化法治浙江建设、提高依法治理能力,浙江“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等重大主题,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现实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发现真问题,找出真答案。 申报人须递交研究报告、成果要报(一般控制在3000字以内)及对策类课题申报表各一式三份(包括电子版),经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省社科规划办。     2.受理及立项方式。      省社科规划办常年受理应用对策研究成果申报,并委托专家进行筛选鉴定。根据省社科联《社科成果要报》采纳摘编及领导批示或部门采纳情况,结合省社科规划学科组专家筛选鉴定意见,给予一般项目或重点项目等立项等级。每人每年原则上限立一项,在研省部级(含)以上课题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不能重复申报省社科规划对策类课题。采用上下半年分期立项,提交申报材料截止时间分别为上半年立项的5月底,下半年立项的11月底。     各单位要加强对申报人在选题、研究方法、数据采集和处理、研究报告特别是成果要报撰写等方面的培训辅导,加强与党政部门和地方的联系与合作,把握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的相关情况及趋势,提供开展调查研究的便利条件,努力推出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成果。 (四)基础理论研究、后期资助课题申报要求。 1.基础理论研究。 申报人可根据自己的学术积累,按社科“十二五”规划所设的17个学科组,分学科自主选题,自由申报,但成果形式之一必须为专著(工具书)或论文,结题时须公开出版或发表。课题立项向学术前沿问题研究倾斜,重点扶持对学科发展以及对弘扬浙江精神、传承浙江文化有重要作用的研究项目。 2.后期资助课题。 旨在鼓励和扶持在基础研究领域潜心治学、锐意创新的社科工作者,资助已完成且尚未出版的优秀学术专著中文初稿,要求达到本学科领域先进水平,无知识产权纠纷。学术译著、工具书、论文(论文集)、教材、软件等暂不列入资助范围。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社科规划课题的,不得以完成的成果再申报后期资助课题。后期资助项目如获立项,不能擅自拿同样的内容申请其他课题资助,也不得申报其他类型的省社科规划课题;经省社科规划办同意后申请国家后期资助项目如获立项,省社科规划办可保留其省后期资助课题立项资格,但要追回所有资助经费。 (五)自筹经费课题和欠发达地区课题的申报要求。 1.自筹经费课题的申报单位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各市委党校、各市电大,其他单位原则上不再设立自筹经费课题。自筹经费课题只在基础研究中设立。申报自筹经费课题者必须落实经费来源,由各科研管理部门在申报表相应栏目中盖章证明。 2.欠发达地区课题仅面向丽水、衢州、舟山三市申报。研究内容应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和地方特色文化。 (六)入选“之江青年学者行动计划”的青年学者(第二批)如往年课题已经结题,无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课题,可参加今年的课题申报,此类课题单独评审,指标单列。 (七)“水文化”专项课题研究。     围绕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等重大部署,配合“中国梦想·美丽浙江”主题宣传活动,今年省社科规划课题特设立和组织“水文化”专项课题研究。研究重点为:治水的机制体制、五水共治与经济转型、五水共治与生态文明、五水共治与新型城镇化、国际治水案例借鉴、浙江治水历史、水文化与浙江文明发展等。申报者可根据自己的学术积累和研究专长,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从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两个层面进行课题设计和研究。成果形式根据研究类型确定,基础研究为专著和论文,应用对策研究为研究报告。基础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和应用对策研究成果报送截止时间为2014年底。 三、评审规则 实行分类梯度评审。基础理论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按学科分类,并按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一般课题、自筹经费课题的顺序依次评审,未获得前一档课题的项目,根据本人意愿及单位意见按顺序自动转入后一档课题的评审。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由专家根据申报课题质量确定,申报时不必注明是否申报重点或一般课题。 四、其他有关事项 1.请各单位注意控制申报数量,提高申报质量。在省社科规划各类课题中,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项课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课题未完成者,不得申报本年度课题。申请人必须在本单位指定期限内向科研管理部门报送全部申报材料。申请人所在单位要认真审核申报表所有栏目填写的内容,并签署明确意见,于截止日期前将申报材料报省社科规划办。    2.重点课题经费资助标准为每项课题5万元,一般课题资助标准为每项课题2万元。课题经费分期拨付,首期经费拨付总经费的60%。 3.“后期资助课题”资助经费主要用于课题成果的出版,每项课题资助经费为4万元(出版经费)。后期资助课题成果由社科规划办统一标识、统一出版。 五、申报材料及受理日期 1.个人申报材料包括:申报基础理论研究和专项课题需提交《课题申报表》(一式2份)、《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一式11份);申报“后期资助课题”需递交申报表、成果打印稿4份(A4纸双面打印,胶装,封面及内容不得出现个人及单位信息)、成果介绍4份(4000字以内);申报对策类课题需递交研究报告、成果要报(3000字以内)及对策类课题申报表各一式4份(包括电子版)。重大课题按通知要求递交申报材料。 2.各单位的重大课题和其他课题《汇总表》各一份(附电子文档); 3.申报表、活页一律使用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其他材料要求A4纸双面打印。课题申报所需的各种材料(课题管理办法、申报通知、申报表、活页、汇总表等)请直接在本通知附件下载,或者上网查询并下载(网址:http://www.zjskw.gov.cn)。 4.课题申报时间从即日起至 4月11日止,逾期不再受理。   附件一:关于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学科重大资助项目”的申报要求  附件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重大资助项目”的申报要求 附件三:基础理论、专项课题申报表及活页;对策类、后期资助课题申报表;浙江省社科重大资助项目申报表、重大课题申报单位汇总表、基础理论等课题申报单位汇总表   省社科规划办联系人:徐丹彤 联系电话:0571-87050492 学院联系人: 陈慧 联系电话:0571-85290780   国际学院 国际化教育研究所                        2014年3月10日   附件一:   关于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学科重大资助项目”的申报要求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强化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势,在不断巩固现有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培育新的优势学科增长点。从今年开始,实施“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学科重大项目资助”计划,资助扶持我省优势学科重点研究方向的重大研究项目。首期资助不超过10项(以后每年立项3项左右),每个重大项目可包含3-5个子课题。重大项目资助三年为一周期,首批资助经费为每项15万元,后续经费视成果质量和中期评估后的实际需要拨给,总经费不超过30万元,要求申报单位给予不少于1:0.5的经费配套承诺。在研期间各课题组必须组织1次以上有影响的学术会议,并在知名报刊上发表会议综述,须在一级以上(含一级)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论文作为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为系列学术专著。申报具体事项如下: 一、申报资格 1.申报单位资格:浙江大学、省级本科院校(不包含独立学院)、省社科院、省委党校。 2.首席专家资格:(1)首席专家必须是我省学者,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公认的学术成就,社会责任感强,学风优良;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厅局级以上(含)领导职务,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并担负科研组织指导职责。每个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均只设1名。(2)有各类在研社科基金项目者,不得拿已立项课题申报,如需申报须重新设计新的项目。(3)首席专家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且不得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参与此次其他优势学科重大项目的申报。子课题负责人只能参与一个课题,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两个课题。 3.依托学科资格:重大课题所依托的学科必须是省级以上(含省级)重点学科,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原则上必须有博士点或者一级以上硕士授予权。 二、申报与评审要求 1、各有关单位科研管理机构要认真组织申报,重点组织好优势学科重大项目设计论证材料。原则上浙江大学可以申报4项,其他单位1项。 2、省社科规划办汇总各单位申报后,聘请省内外相关专家组成评委会进行评审并负责立项管理。 三、材料和时间要求 各申报单位和首席专家需填写《优势学科重大项目申报表》一式10份,其中1份原件、9份复印件;(2)每项《申报表》的电子文本1份(请用WORD文件格式制作);(3)材料汇总清单1份(请严格按照样表格式用EXCEL文件格式制作)。《申请表》电子文本和汇总清单电子表格请通过电子邮件发至我办。 相关材料请登录浙江社科网下载。《申请表》一律用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经单位审核盖章后报送我办,截止日期为2014年 4月 15日。逾期不予受理。 各科研管理部门要对申报材料仔细审核,确保材料的真实性,无知识产权纠纷。       附件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重大资助项目”的申报要求 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努力提升我省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水平,进一步扶持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建设,加大对高校、科研机构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重点学科和优秀学者的支持力度,不断壮大我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和研究实力,2014年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重大资助项目”计划。该类课题面向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可从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等二级学科入手,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理论联系实际,结合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发展,作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概括和新思考,提出前沿性观点,不断推进我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计划首期资助6—7个重大项目(以后每年立项2项左右),每个重大项目可包含2—3个子课题。资助周期为二年,资助经费为每项15万元,要求所在单位给予不少于1:0.5经费配套承诺。最终成果形式为系列专著,在研究周期内必须在一级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论文作为阶段性成果。 申报具体要求如下: 一.申报资格 1.申报单位资格:我省高校、高职院校、各级党校、社科院和其他社科研究机构 2.首席专家资格:(1)首席专家必须是我省学者,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公认的学术成就,社会责任感强,学风优良;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厅局级以上(含)领导职务,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并担负科研组织指导职责。首席专家只设一名。(2)有各类在研社科基金项目者,不得拿已立项课题申报,如需申报须重新设计新的项目。(3)首席专家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且不得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参与此次其他重大项目的申报。子课题负责人只能参与一个课题,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两个课题。 3、各科研单位原则上申报一项。由省社科规划办聘请省内外专家组织评审,并负责立项、管理。 二、材料和时间要求 各申报单位和首席专家需填写《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重大项目申报表》一式10份,其中1份原件、9份复印件;(2)每项《申报表》的电子文本1份(请用WORD文件格式制作);(3)材料汇总清单1份(请严格按照样表格式用EXCEL文件格式制作)。《申报表》电子文本和汇总清单电子表格请通过电子邮件发至我办。 相关材料请登录浙江社科网下载。《申报表》一律用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经单位审核盖章后报送我办,截止日期为2014年4 月11日。逾期不予受理。 各科研管理部门要对申报材料仔细审核,确保材料的真实性,无有知识产权纠纷。   附件三: 1、对策类课题申报表 2、基础理论等课题申报汇总表 3、基础理论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申报表 4、申报活页 5、重大课题单位汇总表 6、重大课题申报表  
12
2014.03
关于评选2013年度浙江省留学生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的通知
学院各部门、系: 根据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关于评选2013 年度浙江省留学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知》(浙高留管会【2014】1号)精神,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进一步提高全省来华留学生工作整体水平,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决定开展2013年度留学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留学生管理干部评选活动。现就留学生管理先进个人推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评选条件     1、热爱留学生管理工作,现专职从事留学生管理工作并满一年以上;     2、工作积极主动,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学校留学生工作献计献策,在单位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和完善留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 3、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在留学生管理工作中,有新思路、新举措,业务素质好,在工作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二、 评选名额 我校向浙江省外国留学生专业管理委员会推荐名额为2-3名     三、 评选办法 1、各部门、系对照评选条件推荐本单位先进个人1-2人,填写《2013年度浙江省高校优秀留学生管理干部推荐表》; 2、学院院务会讨论确定推荐名单。     请各部门、系认真做好推荐工作,将表格电子稿于2014年3月21日前统一交至学院办公室,联系人:顾儆;联系电话:85290780;电子邮箱:gj79@zjut.edu.cn     备注: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根据我省优秀留学生管理干部获奖名单,将推荐全国模范个人和优秀青年工作者,根据文件精神,评选先进个人时可适当考虑70后出生的留学生管理干部。   附件:2013年度优秀留学生管理干部推荐表
11
2014.03
浙江工业大学进海外高中(HSO)活动
一、活动主题 ZJUT to High School Overseas Plan(简称HSO)——浙江工业大学进海外高中。 二、活动内容 我校来华留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回本国高中,开展针对浙江工业大学的宣传和推介活动(也可委托其在本国的同学或朋友于本学期期间进行宣传)。 三、活动流程 1.我校在读留学生前来朝晖校区国际交流中心办公室申报宣讲活动、填写申报表,并选择1-3所所在国当地高中,开展浙江工业大学宣传介绍会; 2.在国际交流中心领取宣讲用的视频、PPT、宣传手册等宣传材料和纪念品等活动必须材料; 3.学生回国后与当地高中取得联系,组织召集该校应届毕业生参加宣介会。通过播放学校宣传视频、结合PPT介绍学校概况、现场答疑等环节进行宣讲,并在现场进行拍照和录像,活动结束后请该校的负责老师签字证明。 4.填写活动记录表上交国际交流中心,根据宣讲现场的视频材料和活动总结表,学校统一发放宣传经费和招生奖励。 四、活动要求 1.按照学校要求和程序开展宣传介绍会,原则上不能减少,只能增加活动环节; 2.宣讲前需提前至少一周时间在学校发放活动通知公告; 3.每次宣讲对象不能少于30人,宣讲活动时间不能少于2小时; 4.宣讲结束后需提供现场照片、录像、以及该校负责老师签字盖章证明作为依据。 五、活动奖励 1、对分别在1、2、3所学校宣讲的留学生,学校将分别提供2000、3500、5000元的招生宣传经费; 2、学校将免费提供宣传材料、纪念品等活动必须材料; 3、招生宣传结束后,根据该校报名学生人数,给予宣讲者每名语言生600元、学历生1000元的招生奖励。 联系人:朝晖校区张老师 电话:0571-88320160 E-mail:iec@zjut.edu.cn 浙江工业大学进海外高中宣传活动申请表 Application Form for ZJUT HSO Plan 姓名/Full Name     性别/Gender     专业及年级/Grade & Class       国籍/Nationality       联系电话 /Phone Number   Email     护照号码/Passport Number       QQ       计划宣讲学校名字 /Name of the schools(plan to visit) 1、 2、 3、 计划组织学生人数/Number of the student(plan to organize): 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学校意见 N/A     浙江工业大学进海外高中宣传活动记录总结表 Record Form for ZJUT HSO Plan 姓名/Full Name     性别/Gender     护照号码/Passport Number       国籍/Nationality       联系电话 /Phone Number   Email     实际宣讲学校名字和成果记录 /Name of the schools(visited)and achievements 1、宣讲时间/Time:  :   to   :  2、宣讲时间/Time:  :   to   :  3、宣讲时间/Time:  :   to   :  实际组织学生人数/Number of the student(organized):1、       2、       3、 学校负责老师评语、签字,学校盖章 /Remark、signature of the teacher in charge and stamp of the school 1、       签字/Signature:          盖章/Stamp:     日期/Date: 2、       签字/Signature:          盖章/Stamp:     日期/Date: 3、       签字/Signature:          盖章/Stamp:     日期/Date:
06
2014.03
关于开展2014年浙江工业大学“运河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基金立项活动的通知
  各班级: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工业大学关于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意见》精神,推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决定今年继续开展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运河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基金立项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申报对象 凡在学校注册的全日制学生(含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均可参加课外科技基金项目的申报。 二、参选项目范围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独立完成的或以学生为主完成的科研与技术革新项目、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项目不能成为学生毕业设计),具体可参选的内容有: 1、科技发明; 2、对原有机器、物品、设备、装置或器具形状、构造等提出的新方案和新设计,且该方案和设计在运用中具有实用价值或实际用途的项目; 3、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小革新的研究和制作; 4、其它自然科学类、软科学类和社会科学项目。 三、项目申报程序 1、参加项目申报的学生需填写《浙江工业大学“运河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基金项目申请书》(附件1),在3月17日前将所有申报项目的《浙江工业大学“运河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基金项目申请书》(附件1)(电子稿)发送至国际学院杨早阳老师:307115801@qq.com。 3、校团委测算各学院院级立项数、校级立项数(包括校级资助项目数)、校级资助项目数及资助总金额,并反馈至各学院。 4、各学院对申报项目的意义、研究条件及可行性等进行审核,根据校团委测算数据,确定院级立项项目、校级立项项目(包括校级资助项目)、校级资助项目,以及校级资助项目中各项目资助金额。 5、各学院将《浙江工业大学“运河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基金立项项目清单》(附件3)(书面稿与电子稿一式一份)报送校团委。(报送截止时间另行通知) 6、4月校团委公示立项项目。 四、项目经费来源及发放程序 1、校级资助项目经费来源:由学校下拨50%,学院配套50%。 2、校级资助项目学校经费发放程序:2013年10月通过浙江工业大学“运河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基金立项项目结题审查的,下拨相关经费。 3、校级资助项目学院经费发放程序参照学校经费发放程序执行。 五、项目执行时间与结题要求 1、执行时间:2014年4月——2014年10月。 2、结题要求:项目填写结题申请表,并提交报告、论文、设计方案、代码、实物、图片等成果。如有已经录用的论文、发表的软著、授权(或受理)的专利、应用证明等,请附录在后。 六、其他事宜 1、报送地点:屏峰校区健行B楼503 2、报送邮箱:307115801@qq.com 3、联系方式:0571-85290081   附件1:浙江工业大学“运河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基金项目申请书
27
2014.02
关于浙江工业大学考点HSK考试的通知
各位同学: 浙江工业大学考点,HSK三级、四级、五级考试从今日其开始报名,报名截止日期为3月15日,考试日期为4月12日。请各位同学相互转告,踊跃报名! 报名方式: 1.自主网站报名:http://www.chinesetest.cn 2.到朝晖校区办公室王老师处报名缴费。电话88320160   HSK级别 (Level) 三级 (Level 3) 四级 (level 4) 五级 (Level 5) 价格(Price) RMB350 RMB450 RMB550
18
2014.02
2014届省级、校级优秀毕业生评选公示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对2014届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进行确认的通知》文件要求,和学校要求,学院对申报的16名同学进行了审核和评比,现将结果公示如下:     拟推荐省级优秀毕业生名单(5人):     贺向宇、冯婷婷、叶可欣、唐凯莉、吴健;     拟推荐校级优秀毕业生名单(6人):     张雪君、朱乐浩、陈宁华、屠佳琪、沈灯柯、朱梦捷。            公示日期:2014年1月18日至1月24日,期间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学院杨早阳老师:0571-85290081.                                                                                   2014-01-18                                                                     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学生工作部   附评比加分细则(三年奖学金折算排名,如果分数相同,按照三年绩点高低进行排序)
25
2014.01
学院走访慰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014年2月25日,学院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申屠高雄在学院学生资助中心相关负责人以及年级辅导员的陪同下赴义乌市稠江镇、东阳吴宁街道走访慰问了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   申屠院长实地查看了学生家庭情况,与学生家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对于毕业班学生希望学生在做好毕业设计的同时早点准备就业,对于新生希望能够找对学习方法争创好成绩。学院给学生家庭送去了慰问金和过冬棉被,鼓励同学们克服暂时的困难,好好学习,争取早日成才,回报家庭和社会。    我院一直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非常关注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并通过“奖、勤、助、贷、补、拓”等措施与政策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版权所有©2012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