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浙江工业大学第二届微课教学比赛及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
各位老师:
根据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教培函〔2014〕19号)及《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浙教电传〔2014〕137号),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正式启动,旨在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搭建高校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学校决定组织校内微课教学比赛并选拔优秀教师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省级复赛。现将我校组织微课教学比赛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本次比赛结合学校本届(2014年)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进行,分两类人员进行参赛:
1. 学校本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的校级参赛教师,教师在进行现场讲课比赛时直接拍摄成微课视频。
2. 非本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校级参赛人员,每个学院推荐不超过2名参赛教师,建议优先推荐往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获奖教师、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获奖教师。
由学院(部)填写报名汇总表。
二、比赛内容与要求
微课教学比赛与本届教学技能比赛的“讲课”基本一致:每个参赛教师自选一门课程,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在10-20分钟内开展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与“说课”注重阐述教学内容的处理、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策略的设计等不同);参赛教师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
参赛选手在10-20分钟的微课视频之外,要配套提供相应的教学设计文本、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辅助材料。具体要求如下:1.教学设计要求: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专业、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文件格式:WORD。2.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多媒体教学课件限定为PPT格式。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单独提交。其他与教学内容相关辅助材料如练习测试、教学评价、多媒体素材等材料也可单独提交,格式符合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网站上传要求。
三 、比赛程序
1.报名阶段。2014年5月23日前,请各学院(部)组织参赛人员准备微课教学设计文档(附件二),填写好报名汇总表(附件三)由学院汇总后发送至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邮箱:jiaoxzx@zjut.edu.cn。(非本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的教师可自行录制微课视频,也可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统一拍摄录制,须统一拍摄录制的请在汇总表内注明5月27—30日拍摄具体时间)。
2.拍摄阶段。2014年5月27—30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组织统一拍摄,非本届教学技能比赛教师需要统一拍摄的参赛教师根据确定的录制时间到健A103教室或者健B308(演播室)进行拍摄(准备好ppt等教学相关材料提前到场等候拍摄,不穿格子或细条纹上衣以免影响拍摄效果,具体安排到时请候短信或见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网站通知)。
3.评审阶段。2014年6月9日—6月18日进行网评和专家评审,其中网评投票占比20%,专家评审80%。根据成绩确定校内微课比赛获奖名单和参加省级复赛名单。
4.复拍上报阶段。2014年6月21日至2013年6月30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帮助推荐至参加省级复赛的教师进行相关辅导、组织第二次拍摄微课视频。
四 、比赛规则与奖项设置
校内比赛按照《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评审规则》中的“教学安排”、“教学效果”两大项打分(见附件四);采取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网络投票20分(按照投票数量分段计分),专家评审80分。
全校评选“微课教学十佳教师”和优秀奖若干名,由学校统一发文、颁发证书。
五、比赛组织机构
微课教学比赛与本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结合进行,设立微课教学比赛领导小组、评审专家组、工作小组,其中领导小组由李小年副校长任组长、计伟荣任副组长,专家评审组组长、教务处、人事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为成员。工作小组由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具体事宜请联系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常光云老师(电话:88871056)。
六、其他事宜
1.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如有抄袭他人作品,侵犯他人版权或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者,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
2.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须同意授权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及其依托单位享有网络传播权。所有参赛作品向社会免费开放。
附件:1.《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
2.“微课教学比赛”微课教学设计文档
3.浙江工业大学微课教学比赛报名汇总表
4.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评审规则